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吉货淘商贸有限公司林德谈:以真心用甄品 让两个家乡喜结“粮”缘

2025-06-17 12:06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编辑:韩野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刘静慧)听松涛阵阵,望沃野茫茫。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肥沃的黑土地上,有一位来自福建的吉林“粮”人,勤勤恳恳耕耘,希望将吉林优质的粮种,在八闽大地,“播种”开来。

他就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吉货淘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货淘)负责人林德谈。

image.png

 林德谈携汪清大米参展第二十一届福建粮洽会

一见钟情 良缘促“粮”缘

“我和我爱人是在意大利相识、相爱的。她的家在汪清县,这里地理、气候条件优越,物华天宝,大米好吃、风景宜人。”林德谈被深深吸引,决定婚后和爱人一起留在汪清。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2020年,林德谈成立了吉货淘,想把汪清的优质农特产品,搬到福建来。“吉货淘主营大米、鲜食玉米、黑木耳、松子、大豆油等汪清农副产品,提供的服务包括产品规划、种植、品牌、培养农村电商人才、为终端客户提供优质的汪清农副产品和村企合作的整体综合解决方案等。可以说,吉粮入闽,我们做好了扎实的前期准备。”林德谈认真说道。

三赴展会 “双金”换真金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如何打开福建市场,林德谈一直摸索,但始终没有找到恰当的渠道。直到2021年,跟随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首次参加福建粮洽会,林德谈迎来了破局。

“我发现,在政府帮忙搭台的情况下,我竟然可以把戏唱好。”林德谈回忆道,“展会期间,设立了相应的推介环节,政府会组织我们系统梳理企业及产品的优势介绍。有了官方背书,消费者对我们企业的信任度也增加了。”

第一次参加福建粮洽会后,林德谈便在福建建立了经销点,招兵买马,努力凿开一个市场入口。

“我带着员工,用了3个月的时间,对建立联系的洽谈客户进行摸排。因为是第一次参加福建粮洽会,每一个潜在客户都是宝贵的。哪怕有1%的机会,我们都要用99%的努力谈成。所以,当时并没有对这些客户进行二次细分,而是‘一视同仁’,统一邮寄样品、热情答疑。”林德谈说道。

持之以恒,精钻细研。而后,林德谈用了一整年的时间,将部分咨询者转化为企业客户。“转化率达到了2%,已经很成功了。因为这2%的客户就有可能帮我打开一整个消费群体。”林德谈继续分享道,“等到第二次参加福建粮洽会时,我又通过这2%的客户,得到了15%的客户。”

2025年6月13日—15日,林德谈第三次参加福建粮洽会,收获颇丰。“汪清县昼夜温差较大、土质较优,生产出的大米口感软糯、Q弹顺滑,在福建多地大受欢迎。这次参展,我们与宁德市、三明市、南平市建阳区的客商签订了500多万的订单;同时,我们企业有幸加入了福建省供销好便利平台,为以后的线上销售开辟出一片广袤天地,预计今年在福建省的整体订单可超过3000多万。”林德谈笑着说道。

吉粮有“双金”,林德谈用三届参展福建粮洽会的经历,将吉林大米这张“白金名片”和吉林鲜食玉米这张“黄金名片”,换成了真金白银。但与之相比,让他更振奋的事是终于开辟出一条吉米入闽的“粮”道。

 第二十一届福建粮洽会上展出的产品

两地一线 甄品融真心

“吉林、福建都是我的家乡。我是福建的儿子,也是吉林的女婿。哪有人会不爱自己的家呢?为咱家乡人做事,必须加倍用心。”2024年10月份,吉货淘的订单迎来了爆发式增长。林德谈更加严把质量关,保证每一单的吉粮优质;同时,更注重售后服务。

“特意安排专员,不间断进行客户维护。比如登门拜访、线上答疑等。为了优化管理,我们定期复盘,总结利弊,督促服务质量提升。”林德谈说,近一年来,他往返吉、福两地就已有20余趟。

从不知道到知道,从知道到喜欢,让越来越多的家乡父老喜食吉林大米,是林德谈最开心的事。

时时跟新,事事尽心。取得了较好的阶段性成果,林德谈依然且行且珍惜,注意市场需求的变化,并及时作出调整。“之前我们的产品包装基本都是简单的透明样式。但在与福建消费者沟通后,我们将包装优化成可直接用于微波炉加热的款式,这样大大方便了上班族的携带;还有些客户反馈,希望可以提供小包装‘伴手礼’式的高端大米产品,方便馈赠亲朋好友,于是,我们又推出了5斤装的绿色大米。有针对性地推陈出新,服务好每个消费群体。今年我们还开通了企业定制服务——甚至只买两箱也可以进行定制,且包邮。”林德谈介绍道。

未来,林德谈希望在福建开办一家延边特产店,再逐渐多点开花、多地建店。

“如果我的生意做10年,那么,我想用9年的时间和福建市场做朋友,剩下1年的时间做生意。赚钱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把吉林黑土地上培育出的优质粮种,种进福建大地,让它扎根、发芽、茁壮生长。”这是林德谈的所愿,也是他的所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