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记者张坤)近期温度升高、雨水增多,是菌类生长的旺季。为防止市民误摘、误食野生毒蘑菇,乐平市食安办积极通过创新方式与多元互动,组织开展以“勿采勿食野生蘑菇,严防严控中毒风险”为主题的知识科普及误食中毒预防防控工作。
乐平市食安办开展社区科普活动 图片来源:乐平市食安办
乐平市食安办充分利用组织社区科普活动、组建宣传微信群、发布公众号预警提示、张贴分发海报等形式,发挥各乡镇(街道)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作用,科普野生蘑菇相关知识及预防中毒措施。市食安办负责人说:“野生菌类即使是有一定相关知识的人,也不容易用肉眼分辨有毒或者无毒。有些菌长得很相似,比如灰花纹鹅膏菌和鸡枞菌,灰花纹鹅膏菌就有剧毒。平时看到野生菌,不要随意去采食,以免误食后发生意外。”
切实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生鲜超市、农贸市场、餐饮服务单位、学校及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监督检查,不得采购、加工、销售来源不明的野生蘑菇,严防餐饮服务环节野生蘑菇中毒事件的发生。加强应急处置机制,一旦发现“毒蘑菇”中毒事件,第一时间做好应急处理。
乐平市食安办科普误食野生蘑菇中毒预防措施 图片来源:乐平市食安办
截至目前,乐平市食安办已联合乐平市卫健委、后港镇、洪岩镇、高家镇以及基层分局宣传进社区,张贴海报200余份,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乐平市食安办、乐平市市场监管局将进一步加强辖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高群众食品安全意识,织密野生蘑菇中毒防控网,为群众筑牢食品安全“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