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赖伟明) 鹰潭市余江区大唐农博城农产品批发市场作为全市唯一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承载着全市食用农产品销售与消费的重任。如今,这里每周都会上演这样的场景:深夜,两位身着白大褂、手提快检箱的快检人员与两位市场监管执法人员,在市场内各经营户间忙碌穿梭。他们在快检实验室内进行抽样、封样、检验、上传信息、溯源登记、查验合格证明等一系列操作,常常工作至凌晨两三点。这正是鹰潭市市场监管局创新推出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机制—— 农批市场监管联动工作,也是食用农产品快法检联动的生动写照。
监管端口前移,严守销售 “大门”
鹰潭市市场监管局坚决贯彻食品安全 “四个最严” 要求,聚焦百姓关切,以问题为导向,摒弃以往食用农产品快法检分离、广查普筛但问题食品难以及时处理、靶向性不足的模式。大力推行快法检联动,在 “快”“准”“全” 三字上下足功夫。
“快” 字当先,实施快法检联动 “211” 工作法。短短 2 小时内完成重点快检初筛与复测,1 小时完成法检抽样及问题溯源查验,1 个工作日内得出法检结果。一旦发现问题食用农产品,立即暂停销售,确保不合格产品绝不流出批发市场。
“准” 字为要,开展重点食用农产品快法检联动。在江西省市场监管局的指导下,动态调整重点品种品类与检测项目,采用快检 “初筛 + 复测” 及二联试剂检验方式,极大提高检测精准度。
“全” 字托底,充分运用 “数智一体化平台”“食品快检管理系统” 和 “国家食品安全抽样检验信息系统”,构建起数据可查、问题可溯、去向可追的全链条数字化监管体系。
自 2 月 11 日工作开展以来,已成功完成快法检联动 9 次,对辣椒、生姜、芹菜、豇豆、牛蛙、黄鳝、泥鳅、黄丫头等 96 批次重点食用农产品进行快检,复测 8 批次、法检 8 批次,核查处置不合格农产品 3 批次,快法检联动工作准确率高达 100%。
快检人员凌晨开展快检检测 图片来源:鹰潭市市场监管局
监管上下联动,打出强力 “组合拳”
鹰潭市市场监管局精心制定的 “农批市场监管联动工作方案” 获得江西省市场监管局批复,并成功成为全省工作试点。省、市、区三级紧密联动,共同构建快检发现打捞问题、法检验证确证问题、核查处置解决问题、溯源查流追溯问题、风险交流分析问题的监管联动工作机制。省局层面工作指导、技术支持,协调地市、部门开展综合治理;市局层面工作调度、主动参与。牵头开展溯源查流向、风险交流和监督抽检工作,每周召开1次工作调度会、每月动态调整1次重点品种,定期召开风险交流会商会;区局层面工作落实、具体实施。督促市场开办方和入市经营户落实主体责任,履行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查验、索证索票、建立进销货台账义务,每周开展3次重点品种快法检联动、每次不少于12批次重点品种的快检工作,设置问题产品处置区,开展不合格产品核查处置。截至目前,共核查处置不合格食用农产品3批次,暂扣不合格食用农产品402斤,发工作协查函3份。
执法人员开展凌晨开展监督抽检抽样 图片来源:鹰潭市市场监管局
监管模式创新,实现 “党建 + 业务” 双融合
鹰潭市市场监管局积极探索监管模式创新,建立大唐农博城 “小个专” 党支部,安排 6 名党员挂点农批市场 44 个商户。组织党员经营户开展 “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 活动,争创 “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经营户”。通过教育引导,增强 “小个专” 党员的先进性意识,使其立足岗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诚信守法经营、破解发展难题、履行社会责任,充分调动了农批市场 “小个专” 经营户的生产经营积极性,促使其主动履行市场主体责任,引导他们争当 “市场秩序维护者”、争创 “诚信守法小红旗”。
据悉,鹰潭市市场监管局将继续通过监管端口前移、上下联动以及模式创新等一系列有力举措,在守护食品安全、构建消费满意环境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为鹰潭市广大市民的饮食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