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四川省宜宾市6部门支持无麸质食品产业发展

2024-10-30 11:42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编辑:程伯全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邱柏 记者程伯全)近日,宜宾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会同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市卫生健康委等6部门在全国率先印发指导意见,关注麸质不耐受人群饮食健康需求,支持无麸质食品这一新兴产业发展,助力食品产业基础提升,推动食品产业与国际和国内标准接轨。

据了解,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下属的营养和特殊膳食用食品法典委员会1979年发布的《麸质不耐受人群特殊膳食食品法典标准》对无麸质食品首次作出规定。欧盟于2009年发布《关于麸质不耐受人群可用食品的成分和标签》,针对麸质不耐受人群适用的食品成分和标签作出规定。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均对无麸质食品管理有所规定。无麸质食品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发展和规范已有几十年,我国却还处于初级阶段。

宜宾市明确无麸质食品是指不含小麦、黑麦、大麦及其杂交品系的食品成分所组成或制成的食品,在出售或提供给消费者的食品中麸质含量不超过20mg/kg。极低麸质食品指由一种或多种源自小麦、黑麦、大麦、燕麦或其杂交品种的配料组成的食品,经特殊加工将其麸质含量降低到20至100mg/kg的范围。针对无麸质食品,宜宾市坚持严进严管,规范无麸质和极低麸质食品生产许可管理,鼓励已经获得许可的食品生产企业改进设备和工艺,生产无麸质和极低麸质食品。

同时,宜宾市还规定无麸质食品和极低麸质食品生产企业应建立和实施以危害分析和预防控制措施为核心的食品安全生产控制体系,并保证体系有效运行。无麸质食品生产企业应定期监督或验证原料供应商的麸质致敏原成分风险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合格供应商评价管理。鼓励具备条件的原料供应商或食品生产企业单独运输不含麸质致敏原的原料。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在不同区域生产含麸质食品和无麸质食品。当不能为含麸质食品划分单独的生产区域时,在安排生产序列时应优先安排生产无麸质食品,并制定防范麸质致敏原交叉污染的控制措施,实施生产设施、设备清洁控制。

食品生产企业应对生产的预包装无麸质和极低麸质食品进行全面描述,其产品标签中可标示“无麸质”“不含麸质”“极低麸质”等字样或类似表述,明确无麸质食品主要用于麸质不耐受人群饮食需要,并在标签中标示麸质含量。“无麸质”等字样应印在紧邻产品名称的外包装上。在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等规定没有明确的情况下,无麸质和极低麸质食品不应被称为“特殊的膳食”“特殊膳食”或有任何其他类似字样和宣传。

据了解,下一步,宜宾市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等规定,积极推动制定无麸质和极低麸质食品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和团体标准,加强标准宣贯实施,全面规范生产行为。同时,支持检验检测机构拓展检验检测参数,增加对无麸质和极低麸质食品的检验检测能力,全面规范无麸质食品生产经营行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