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四川省雅安市运用“四则运算”推动食品安全“两个责任”优化落实

2024-11-13 12:24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编辑:程伯全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记者程伯全)今年以来,雅安市严格执行《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坚决落实国家、省食安办《关于进一步优化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工作机制的通知》相关要求,聚焦实际需求,深谋减负实招,探索运用“四则运算”法,全面提升食品安全包保督导工作,提升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质效。

强化宣传培训,做好提质增效的“加法”。市、县(区)食安办通过会议、培训、网络学习等多种形式开展国家、省政策解读,确保食品安全“两个责任”相关政策精神直达基层。同时,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分层级、分类别组织包保干部和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围绕政策背景解读、机制任务要求、现场督导实务、常见疑难解答等方面开展培训,本着“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强什么”的原则,补短板、强弱项、扫盲区、堵漏洞,不断提升包保干部责任意识和履职能力。今年以来,雅安市开展各级培训77次,培训各级包保干部累计超1000人次。

精心组织实施,做好减负增效的“减法”。在充分调研基层呼声,找准难点、痛点、堵点的基础上,制定《雅安市优化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包保工作12条措施》,从优化包保责任关系、优化包保督导任务清单、优化包保督导频次和方式、优化责任与任务承诺书签订、优化包保督查检查五个方面深化、实化、细化,按照“一新利网络娱乐场开户注册 一清单、一类别一清单、一主体一清单”的原则,制定食品生产、经营、餐饮,幼儿园、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14张任务清单。按照《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开展“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的同时,由包保干部对照任务清单和规定频次开展督导,既做实了减负松绑的“减法”,又做好了提质增效的“加法”,把食品安全属地责任的“最后一公里”变为“最美零距离”。

创新监管模式,做好智慧监管的“乘法”。不断强化智慧管理,应用“川食安”平台记录日常检查、飞行检查信息113条,实时反映食品生产主体状况和监管工作开展情况。推行“互联网+食品”监管,综合“天府市场智慧监管平台”行政许可、监督检查、监督抽检、行政处罚等信息,动态确定全市382家食品生产企业信用风险等级,实施差异化监督管理,实现监管资源配置科学化。

以问题为导向,做好隐患消除的“除法”。结合业态、规模、食品类别、生产项目等实际,分类指导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分析研判食品安全风险点,明确原料采购、从业人员管理、生产经营过程控制等方面的具体要求,细化形成贴合企业实际、针对性强的风险管控清单。建立“调度—整改—反馈”闭环工作机制,通过每月调度会,通报工作进展情况,查办存在问题,交流工作经验,提出工作要求,把“粗放反馈”转变为“精细管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