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宁波海曙区多元融合打造“文旅+”食安共富新样板

2025-08-07 11:32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编辑:连待待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记者王正心) 当废弃的机械厂房变身宁波首条专业级泵道,山地自行车在600米银色赛道上御风而行;当沉寂的茶园蜕变为飘香四溢的“山里有茶”网红打卡地;当老羊毛衫厂承载起全国手冲咖啡大赛的荣光——宁波市海曙区深溪村的故事,不仅是一部以创新与实干书写的乡村蜕变史诗,更是一幅以食品安全为底色绘就的“舌尖上的共富图景”。

多业破土 构建食安新场景

深溪村深谙“化零为整、变废为宝”之道。昔日6000平方米的废弃机械厂,如今已是飞鸟骑行公园的心脏。这里拥有宁波首条三级泵道和陆地冲浪wavebank,全龄段游客都能在此体验风驰电掣的激情。老厂房的新生不止于此。原羊毛衫厂在宁波博物院加持下,化身深溪乡村博物馆,更成功承接全国第九届手冲咖啡大赛,让乡村文脉在咖啡香气中延续。村里百亩茶园则孕育出静山茶厂,茶叶种植与精深加工在此深度融合,农产品的附加值悄然提升。村里还有一条“龙鹫登山步道”,全长5648米,环形线路,大部分路段仍然保持着古朴原始的状态。近些年,古道修缮完后,成为串联和打通村里吃、住、行、游的大通道。沿着古道,行走在群山之中,行至半山腰的南山自然营地,视野豁然开朗——帐篷、路标、咖啡屋……随便一拍就是一组美照。

这些业态如雨后春笋,催生了“深溪里咖啡”“山里有茶”“三棵树小院”等特色品牌。从“山里有茶”的禅意品茗到“山里有娃”的亲子欢乐,从“山里有货”的农产市集到“山里有酒”的微醺时光,深溪村构建起覆盖全年龄段的综合服务体系,满足游客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放心消费 筑牢食安“防护墙”

在深溪村,游客的“敢消费”源于看得见的“放心”承诺。作为宁波市首个乡村“放心消费集聚区”,深溪村织就了一张严密的保障网络。监管前移,源头透明。围绕“六个放心”(安全放心、质量放心、价格放心、服务放心、维权放心、环境放心),经营主体主动作出公开承诺。海曙区市场监管局还围绕产品质量、进货凭证溯源、散装食品储存条件等关键环节,定期对农家乐、民宿等各类经营场所开展检查。针对餐饮服务单位,以“明厨亮灶”标准严查后厨卫生,对食材采购索证索票、餐具消毒记录、废弃物处置流程等关键环节,实施全链条监管。维权升级,化解高效。海曙区市场监管局在村里设立消费维权站点,开展重点主体 ODR(在线纠纷解决)建设,将原有的“一般纠纷不出店”解纷模式升级为“线上线下全覆盖”。联合区法院打造“乡村共享法庭直通车”,整合司法调解与基层调解资源,实现消费纠纷“线上调解指导+司法确认”全流程闭环,打通消费维权“最后一公里”。ODR(在线纠纷解决)机制更如同“涡轮增压”,大幅压缩投诉平均化解时效。2024年,深溪村投诉举报量同比下降50%,真正实现了“消费放心、维权省心”。

从“流”到“留” 走实食安共富路

深溪村的魅力,还在于将澎湃的“流量”转化为惠及多方的“留量”,形成“共富能量”。消费反哺农业。随着游客激增,村里的高山蔬菜、茶叶鸡蛋等农副产品成为抢手货。村里举办的乡村集市,每月可为参与的村民人均增收近千元,让运动消费的热潮实实在在地反哺了传统农业。就业就在家门。村民们无需背井离乡,在家门口开民宿、担任赛事服务人员、参与园区运营,轻松捧上“就业碗”。截至目前,新增村民就业 80 多人。村强民富共赢。村集体打破传统租赁思维,通过园区分红、项目合作等创新模式,开源增收。目前,深溪村年游客接待量超30万人次,全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00万元,其中经营收入逾500万元。曾经的“冷门村落”已然蝶变为了“人气磁场”。青创助力共富。村党组织精准捕捉露营经济风口,以低租金、电力扩容等全方位支持,成功引进福建福州籍专业策划人才陈香。在村党组织牵线搭桥下,一场百人活动顺利落地,让陈香这位“青创客”深切感受到村里的诚意。如今,他打造的南山自然营地年营业额已突破400万元,成为深溪村多业态融合的闪亮名片。

深溪村的故事,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诠释,更是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在乡村的鲜活落地。从无人问津的偏僻山村到游人如织的网红打卡地,深溪村以创新业态为笔,以食品安全和放心消费为基,以青春力量为墨,在废弃厂房与乡间小路上描绘出可体验、可信任、可参与的共富新图景。当市场监管的温度融入乡村肌理,深溪村不仅成为了游客“想来、敢来、还来”的驿站,更铺就了一条从“网红效应”到“共富能量”的可持续振兴之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