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宁波海曙区探索构建政校协同“智慧食+安”治理体系

2025-04-21 10:19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编辑:连待待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记者王正心) 为进一步提升校园食品安全智慧化管理水平,宁波市海曙区市场监管局携手海曙区丽园书院探索建立“政校协同”智慧食安共治机制,通过数字赋能构建起“全周期、全链条、全要素”的“智慧食+安”管理体系,实现从“人防”到“智治”,从“被动整改”到“主动预防”的食安革新,不仅筑牢了校园食品安全防线,还探索出了数字化时代校园食品安全治理的新模式,实现了食品安全管理无感对接、数字留痕、公开透明。

全链智控 数字赋能破解动态管理难题

专业指导团队助力全流程智慧监管。该局组建专业指导团队,建立“专人对接+定期检查”机制,督促学校严格落实浙江省校园食品安全智治管理体系,从人员制度、设施设备到采购验收、清洗切配、烹饪出餐、餐具回收及清洗消毒等各环节实现全面质量管理,确保操作规范与风险可控,为动态管理奠定标准化基础。

数字化平台赋能管理效率跃升。依托众食安、浙食链和智能阳光厨房等数字化管理平台,学校食堂实现了全流程智能化管控,管理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40%。平台通过实时数据采集与分析,精准追踪食材溯源、操作行为和环境指标,推动食品安全管理从“人防”向“技防”升级,显著提升了标准化执行水平。

智控+现场管理破解动态管理难题。引入第三方ASM(评估、提升、维护)服务贯穿智慧管理全流程,食堂现场管理形成“发现问题-整改优化-长效维护”闭环模式。该模式使管理问题发现率提升30%,整改完成率达100%,有效解决人员流动频繁、标准执行波动等动态管理痛点,为校园食品安全提供了可持续保障机制。

硬核科技 构筑食安防护立体网络

智能物联全域覆盖,风险预警实时化。通过AI摄像头、智能抓拍系统及智能捕鼠器等物联设备,实现后厨操作、鼠类防控等关键环节24小时无感监控与智能预警。AI系统自动识别未规范操作行为并实时推送整改指令,推动“阳光厨房”升级为“智慧厨房”,从业人员规范操作达标率提升35%;智能捕鼠器采用动态监测与诱捕技术,实现鼠患AI抓拍零记录,构筑生物污染防控数字屏障。

数据链贯通全流程,温控保障精准化。依托智能电子验收秤与“浙食链”系统无缝对接,自动生成食材溯源电子台账,贯通从农田到餐桌的完整数据链。保温餐车通过智能温控技术确保热食中心温度≥60℃,食品变质风险降低80%;高温热风循环消毒房与洗消一体机构建立体消杀网络,突破大容量餐具消毒技术瓶颈,实现消毒合格率100%,打造温度控制与清洁消杀的双重保险。

智能消杀+自动化操作,管理效能双跃升。高温热风循环消毒房搭载智能温控模块,实现全域循环消杀与数据云端同步,管理人员可全程实时远程监控。智能晨检仪融合人脸识别与健康监测技术,人员准入准确率达100%;智能留样冰箱自动记录上传数据,彻底消除人为操作失误,综合管理效率提升50%以上。硬核科技集群应用推动校园食安管理从“人防”向“技防智控”的跨越式升级,构建起“智能感知-自动处置-全程追溯”的立体防护网络。

云端共治 构建食安治理新生态

智治驾驶舱开启实时监督新窗口。在食堂用餐区部署食品安全智治驾驶舱大屏,动态呈现晨检合格率、食材溯源路径及后厨违规预警等核心数据,实现校园食安信息全透明。师生、家长通过可视化界面实时参与监督,推动满意度提升30%;驾驶舱同步接入校长办公系统,提供远程实时监控功能,大幅提升管理响应效率与便捷性,构建“人人可监督”的云端共治格局。

数据分析驱动风险预警前置化。依托驾驶舱数据智能分析模块,学校管理者可提前识别75%的潜在风险点,并快速制定防控策略。系统通过整合后厨操作、食材流转与设备运行等多维度数据,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将传统事后处置转为事前预警,实现食品安全事故主动预防。远程无死角监控与智能研判联动,使问题发现到整改的闭环周期缩短50%。

多方协同共筑食安治理生态圈。智慧化共治模式融合监管部门、校方、师生及家长等多方力量,通过数据共享与云端协作增强社会信任度。海曙区市场监管局持续推动智治驾驶舱功能迭代,深化AI算法优化与场景适配能力,促进食安管理向精准化、智能化升级。该生态体系以技术赋能协同治理,形成“数据驱动-多方共管-动态优化”的可持续管理模式,为校园餐饮安全提供长效保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