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前沿技术护航“玉米大观园”

2025-06-23 09:03来源:北京日报 编辑:曹译文

前不久,北京玉米新品种智慧展示公园在城市副中心于家务国际种业科技园区开园。将于今年9月11日至14日举办的中国北京种业大会上,园区将承担480多个玉米品种的展示推介活动,并上新智慧玉米、矮秆玉米等前沿新品类,亮相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全基因组选择等前沿育种技术。

这座“玉米智慧园”究竟有何特别之处?园区中藏着哪些高科技元素?近日,记者来到这片农田,一探究竟。

95后新农人挑大梁

和想象中整齐划一的场景不同,记者在田间见到的是高矮不一的玉米“小区”。有些玉米植株已有半人多高,有些才刚刚冒出尖芽。询问后方知,“小区”按照省市、品类进行了精细划分,高矮不一是因为播种时间不同。为了做好区分,“小区”角落还插着不同颜色的标签,上面注明了小区号、品种名、品种类型、播种时间等。

“待8、9月进入成熟期,参展的市民、农户、企业家们便能走进田间,零距离观察480多个品种各自的性状。”看到记者来访,95后园区经理夏浩然拎着锄头迎了上来,手心里还带着泥土,他早上6点便来到了田间除草。“今年5月2日进行了第一批春播,5月10日完成了第二批春播,您看到长得较高的便是春播的。6月份开始夏播,这几天整个园区已经全部播种完毕。”

今年年初,在内蒙古管理1万亩玉米大田的夏浩然被北京爱科农公司委以重任,来到北京城市副中心管理这座“玉米智慧园”。和巡视一次需好几天的万亩大田不同,这座占地仅80多亩的小园区更重视精耕细作。今年9月的北京种业大会期间,将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农业大咖聚集于此,对展示品种进行严格筛选。

“这座‘玉米大观园’汇集了丰富多样的品种类型,”夏浩然介绍,“包括籽粒玉米、鲜食玉米、青贮玉米等。仅鲜食玉米就有甜玉米、糯玉米、甜糯玉米之分,籽粒颜色更是涵盖白色、红色、黑色、紫色、花粒等。这里的每一株玉米,都有可能成为联通研发与生产的桥梁,所以我们不能有丝毫松懈。”

反复打磨“种子蓝图”

这些玉米新品种各具特色,且每个品种都大有来头。

今年3月,一份品种征集函从北京市种子管理站、北京种业协会发出,“飞向”祖国各地,并漂洋过海。很快,来自京津冀及国内外种业企业和育种机构的专家们便启动了选种工作,挑选适宜中国北方夏播的品种,打包寄往北京,希望能在种业大会的“玉米智慧园”里亮相出彩。

在6月5日正式开园前的两个月里,作为活动负责人之一的北京种业协会执行秘书长郑苏兵忙得不可开交。每天收到的种子包装箱堆积如山,在完成逐一分拣后,他还要将种子交给夏浩然的团队进行登记,统计品种来源地域,记录提供单位,最终绘制出一张详尽的“田间规划图”。

“别小看这张规划图,里面学问大着呢!”郑苏兵打开图纸向记者解释,“首先,我们得把这80多亩大田充分利用起来,既要种上所有收集到的品种,又不能浪费一寸土地。其次,还要精心设计——划分多少个‘小区’、每个‘小区’安排多少行、每行种多少株、株距行距怎么设置,这些细节都关系到能否充分展示品种的性状和产量,需要反复推敲。”

经过多次修改完善,“田间规划图”终于在5月初定稿,随即按照图纸展开了第一次春播。

智慧设施精细田间管理

80多亩大田,管理团队只有三个人,却能打理得井井有条。夏浩然是遗传育种学研究生,另两名是本科生。三个人要做到“精耕细作”,靠的就是“智慧”。

在大田最北侧的农房旁,一台两米多高的气象检测仪很是“另类”。夏浩然没着急介绍,而是先掏出手机:湿度68.7%、温度25.9℃、光照59328lux、大气压力100.447hpa、风速0m/s、风向206.3、降雨量3mm。这些数据是这台气象检测仪实时反馈的数据。仔细观察,仪器上装有雨水收集器、太阳能板、风向旗、风速仪、多功能感应器等,田间的情况通过手机便能一目了然。

“我正在考虑这几台仪器架设在哪里,才能更客观地反馈数据。”就算在采访期间,夏浩然也不忘思考大田管理的细节。

“智慧”是今年“地展”工作的突出特色,其涵盖的却并不仅仅是硬件仪器。

郑苏兵告诉记者,“智慧”体现在园区的展示内容、管理方案、展示形式等多个方面,包括智慧品种、智慧种植、智慧选种、智慧展示等。“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所有40多个新的智慧品种,今年都将在种业大会上进行展示,其中包括我国第一个智慧品种‘京科501’。同时,我们还和智慧农业公司北京爱科农达成合作,他们的智慧种植决策系统可以提高产量15%以上,降低投入10%。”

“中国农业大学开发的‘良种佳缘’品种智慧定位系统今年也将在园区展示,它可以帮助企业准确划定品种的适应区域,降低推广风险,提高产品表现。”郑苏兵介绍,“今年种业大会期间,园区还将推出线上线下结合展示、VR看展、数字展厅等内容,方便观众参观考察。”(张佳琪)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