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老牌商超求变还需从“新”发力

2024-11-26 14:53来源:北京日报 编辑:曹译文

日均销售额从不足30万元提升至超百万元,日均客流从不到8000人次提升至近3万人次……过去一个月,被称作北京版“胖东来”的永辉超市喜隆多店成为热门打卡地,首月累计销售额达4110万元。热度之下,永辉继续乘势调改,其在北京的第二家调改店——房山印象城店今起闭店改造。

全新购物体验吸引庞大客流

10月19日,位于喜隆多购物中心二层的永辉超市重张开业,这家店按照现象级网红商超河南胖东来的经营模式进行调改,重张开业即成顶流,吸引众多消费者前来。

上周日,记者探访该店看到,开业已逾一月,店内仍旧热闹。下午3点半,不少人在烘焙区排队,排在队首的一位小朋友说,他在等待“核桃满满”面包,这款网红面包每隔1小时上架一次,每人限购两个,因为太火,每次都要提前排队等候。半个多小时后,工作人员从烘焙间端出几十个新鲜出炉的面包,不到两分钟就销售一空。

在收银区,家住石景山的高女士告诉记者,虽然从家开车到这里只需10分钟,但在永辉调改之前,她从未来过这家店。“我们家门口就有好几个超市,之前感觉去哪里都一样。”高女士表示,自从永辉喜隆多店重装开业,她每周都会来一两次。

“胖东来”版永辉和普通门店究竟有何不同?记者对比发现,购物体验有着最直观的差异。在附近的永辉鲁谷店,顾客在一层选完蔬菜后,需要乘扶梯到二层,绕过百货区后才能抵达收银台。永辉喜隆多店则取消了强制动线,入口和出口均可结账。为增加通透感,货架高度也降到两米以内,卖场还取消了卖场堆头,撤去各种促销标签。

数据显示,永辉喜隆多店恢复营业首月,累计销售额达4110万元,日均销售额较改造前提升近5倍;累计客流超90万人次,日均客流提升近6倍;客单价为126元,比改造前提升了近6成。

老牌商超集体谋转型

面对电商的冲击、消费习惯的变化,近年来,依靠规模经济盈利的传统商超陷入阵痛期。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3年中国超市TOP100》显示,2023年,超市百强企业销售规模和门店总数较上年分别下降7.3%和16.2%。过去5年,超市百强企业整体销售规模呈现连续下滑状态。

“在网购还不发达的年代,大卖场因为品种全,能一站式购齐,非常有吸引力,如今优势不再明显。”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赖阳分析,在快节奏的当下,大卖场如果坚持旧有经营模式,会有大量顾客流失。因此,“求变”已成为新利网络娱乐场开户注册 主旋律。

努力调整的不只永辉。作为北京的老牌超市,物美正陆续对门店进行改造升级。近日,物美昌平区南环路店改造后重新亮相,原有的两层卖场被缩减为一层,各功能分区重新规划,商品数量虽相比之前少了,但品类依旧齐全。“瘦身”的同时,物美还在部分门店试水开设食堂业态,通过便民自助餐,吸引周边社区居民和上班族光顾,带动客流增长。

北京华联生活超市也在酝酿改造计划。内部人士透露,目前公司正对生活超市业务进行调整,考虑压缩门店面积,调整商品结构。已有20年历史的卜蜂莲花通州店正在闭店改造,卖场面积将进一步压缩,释放出更多空间承载餐饮业态,形成“邻里生活空间”。

应找准优势提供差异化服务

商务部研究院电商所副研究员洪勇认为,在电商、即时零售非常发达的当下,实体零售依旧是非常重要的存在,消费者到超市购物,不仅是为了买到好的商品,也是为了获得情绪价值,这需要实体超市提供高品质服务。

实际上,不少超市都忽视了服务质量的重要性。记者在某点评平台看到,不少市民在评价中对一些商超服务进行了吐槽。“服务人员没有礼貌”“收银员的态度太差了”……尽管能买到所需的商品,但糟糕的消费体验可能会令消费者不想再来。

火爆出圈的胖东来,为业界提供了一个高品质服务的典型,但超市转型并非只有“爆改”胖东来这一条路。“胖东来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的服务,与其深耕区域市场有关,如果它一味地扩张,可能也会面临资金压力、水土不服的情况。”洪勇认为,消费市场足够大,存在各种各样的消费需求,企业应找准自己的差异化优势和目标市场,在擅长的领域内服务好目标客群。(马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