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胡礼兵)近期,重庆市大渡口区市场监管局以“四个最严”为根本遵循,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决定从2025年4月至12月在全区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等8项问题整治,深查整改一批风险隐患,严惩重处一批违法犯罪,通报曝光一批典型案件,全力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4月17日,该局九宫庙市场监管所举办新办餐饮主体食品安全培训会,辖区20余家餐饮单位食品安全管理员参加培训。执法人员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法律法规,结合“鼠头事件”“昆明学校食堂事件”等典型案例,深入剖析原料采购溯源、加工过程管控、从业人员健康监测等核心环节操作规范。此外,执法人员向新办餐饮主体推广使用“重庆市阳光食品”APP,针对部分餐饮单位存在的台账记录不全、自查流于形式等问题,执法人员着重强调“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风险管控工作机制,现场发放《餐饮单位主体责任清单》,要求企业对标自查自纠。
培训会上,执法人员还组织参训人员现场参加“重庆市阳光食品”APP线上答题,80%参训人员考核成绩达90分以上。“下一步我们会把日常检查与智慧监管相结合,指导餐饮经营者排查处理经营过程中的食品安全风险,将技术力量转化为监管效能,筑牢食品安全防线,护航辖区居民食品安全。”九宫庙市场监管所副所长袁梦临表示。
4月14日,该局新山村市场监管所利用1周时间,组织执法人员对中小学食品安全、肉类制品、社会餐饮、食品销售、食品生产加工、粮油制品等领域开展突击检查。
执法人员重点检查了从事网络餐饮的经营主体,查看后厨环境卫生、使用的原材料及半成品的来源、营业执照及食品经营许可证的是否与实际相符、公示信息不真实等问题开展现场检查。“通过此次突击检查,我们已从22家从事网络餐饮经营主体中,发现涉嫌违法行为8起,立案查处5件,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3件,后续将持续逐一摸排,做到不漏一家,将食品安全责任压紧压实。”新山村市场监管所副所长侯琴讲到。
下一步,大渡口区市场监管局将与深化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紧密结合,联合其他部门,持续深入排摸涉及食品安全的违法线索,严厉打击食品安全领域违法行为,让消费者吃的放心,生活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