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向海鹰 向芯宏)近日,重庆市巴南区市场监管局惠民片区工作组深入惠民片区(惠民街道、二圣镇、东温泉镇、天星寺镇)集贸市场、超市、副食店等场所,以“隐患精查、普法强宣、监督提质”为抓手,打好农村地区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组合拳”,守护人民群众食品安全生命线。
一、隐患精查,强腕惩治违法行为。惠民片区工作组采用“网格化+专业化”模式,组织执法人员对各农贸市场及大型商超内食品流通全链条开展地毯式排查,精准锁定过期食品、过期原料、三无食品等高风险区域,对环境卫生、原料采购、源头管控等环节进行全流程隐患排查。共发现隐患8条,责令当场整改7家,立案查处4起,坚决做到问题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
二、普法强宣,深化食品安全理念。惠民片区工作组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开展食品安全知识普及活动。线上利用普法短视频、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渠道,推送通俗易懂的食品安全法规和科普知识;线下组织食品安全进社区、进景区、进农贸市场活动,通过《食品安全手册》解读、案例讲解、互动问答、现场演示等形式,提升群众食品安全意识,同时增强食品从业者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
三、监督提质,优化协同监管体系。以“综合查一次”为抓手,强化镇街食安办统筹协调作用,通过跨部门数据共享平台,对农村地区假冒伪劣食品开展全覆盖式检查,避免重复执法,做到聚全链条监管合力,推动形成协同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管新格局,为群众食品安全构筑起坚固防线。
下一步,惠民片区工作组将持续深化农村地区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聚焦原料污染、知假造假、欺骗误导消费等重点任务,扎实开展生产环节排查治理、线上线下销售环节排查治理、农村食品专项抽检、食品安全宣传进村社等重点举措,着力净化农村食品安全消费环境,切实增强人民群众食品安全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