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梁志生)为确保端午节期间辖区内食品安全,营造放心消费环境,近日,中山市场监督管理局板芙分局组织开展端午节前食品安全专项检查,重点对粽子、咸鸭蛋、粮油及肉类等节令食品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同步开展端午节节令商品过度包装和"天价"粽子专项整治。
执法现场 图片来源:中山市场监督管理局板芙分局
执法人员仔细查验了商超、便利店等食品销售主体的经营资质,要求商家提供粽子、咸鸭蛋、粮油及肉类等节令食品的进货票据、检验检疫合格证明,严格核对商品外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表等标签标识信息,防止 “三无”产品、过期变质食品流入市场。针对价格方面,重点查看是否明码标价,严厉打击 “天价” 粽子及价格欺诈等行为,防止消费者权益受损。
执法现场 图片来源:中山市场监督管理局板芙分局
在糕点店、中大型餐馆等餐饮服务单位,执法人员重点检查了食物处理区的卫生状况,包括食物加工环境,餐饮具清洁消毒情况以及三防设施设备等。对端午期间热门菜品,如粽子、咸鸭蛋、肉类等各类食物原料的来源和储存条件进行详细检查,确保原料安全,进货来源可追溯。同时,严格检查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防止超范围、超限量使用添加剂。此外,针对店内售卖的粽子礼盒,按照过度包装标准进行核查,要求商家要明码标价。
截至5月30日,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56人次,检查食品经营单位28家次,暂未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辖区节令食品市场秩序总体良好。
下一步,中山市场监督管理局板芙分局将持续加强节日市场巡查,压实主体责任,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消费提示:选购粽子时注意查看包装是否完整、标签信息(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家资质)是否齐全;散装粽子应观察有无霉变或异味,购买后尽快食用;真空包装粽子需按标签要求冷藏或冷冻保存,食用前彻底加热。发现可疑食品可拨打12315投诉举报。
食品安全知识小科普:警惕“返青粽叶”危害!有些不法商贩为保持粽叶鲜绿外观,使用硫酸铜等化学物质浸泡处理。长期摄入可能导致铜中毒,危害肝脏健康。消费者可通过“三看”辨别:
1、看颜色:正常粽叶煮后呈暗黄色,“返青粽叶”颜色异常鲜艳;
2、闻气味:正常粽叶有清香味,“返青粽叶”可能有硫磺味;
3、观汤汁:煮粽水正常为淡黄色,若变绿明显应谨慎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