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一川田园入画屏,四季风光引客行——阳新县十里湖农旅融合示范带纪实

2025-08-20 17:27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编辑:邱水英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 (黄振平 刘璠 程华新)8月19日,信步湖北省阳新县十里湖农旅融合示范带,千亩荷塘碧波轻漾,有机稻田金浪翻涌。生态泵站侧,钓竿起落间逸兴遄飞,智能温室中,采摘笑语里满溢棚香。一幅农旅共兴的生态画卷,正随清风缓缓铺展。

在乡村振兴战略纵深推进的春风里,阳新县十里湖农旅融合示范带历经数年精建,实现了从传统农耕区到集生产、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农旅示范带的华丽蝶变。这片绵延1.5万亩的土地,以党建聚合力、以整治焕新颜、以基建强支撑、以产业促增收、以民生惠万家,勾勒出“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图景。2024年,示范带接待游客突破50万人次,带动周边农户户均年增收2.8万元,成为阳新县农旅融合的标杆。

党建引领聚合力,组织夯实固根基

十里湖的蜕变,始于党建引领的“红色引擎”。城东管理区构建“管理区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党组织架构,将组织力量延伸至田间地头,形成“党委带动、支部联动、党员行动、党群互动”的工作格局。

“头雁”领航带“群雁”,齐飞共舞活力涌。管理区党委班子成员分片包联12个居民小组,协调资金1200万元修建排灌站,解决5000亩稻田灌溉难题;引进农业企业3家,开发农耕体验、果蔬采摘等项目12个。南湖桥社区党总支设立“党员服务岗”18个,年提供游客指引、农技咨询等服务超1.2万人次,群众满意度达98%。

“党建”赋能兴“产业”,升级提质成效彰。党员技术队指导种粮大户张文生将传统水稻改为优质香稻,亩产增收150公斤,加工成“香稻礼盒”后溢价30%;“农旅发展理事会”收集群众建议89条,76条转化为具体项目,让基层党组织成为推动发展的“主心骨”。

拆违治乱拓新局,环境提质焕新颜

“以前这里杂草丛生、违建遍地,现在拆了之后敞亮多了!”家住南湖桥社区的居民王丽红望着眼前的“画长廊”感慨道。这片曾经的垃圾堆,如今已成为十八根红漆圆柱搭配龙虎雕刻的休闲打卡点,日均接待访客300余人次。

示范带以“破立并举”的思路推进环境整治,累计拆除危旧房屋629间、各类违建321处,清理乱搭乱建332处,总面积达3211平方米。拆违的同时,同步实施“微改造”工程,利用边角地、废弃地打造7处“微公园”“微广场”和停车场,新增绿化面积1万㎡。铁路沿线整治成为环境提升的亮点工程。在大沙武九双轨沿线,种植藤蔓月季等花卉2.3万株,形成2600米长的绿色景观带,乔、灌、花、草多层次搭配,让昔日“视觉污染带”变身“风景观赏带”。

通过系列整治,示范带绿化覆盖率从2022年35%提升至目前62%,富川河水质稳定在Ⅲ类标准,白鹭等鸟类回归数量同比增长40%。环境改善不仅提升了“颜值”,更架起干群“连心桥”,为后续产业发展筑牢根基。

路网升级通脉络,沟渠疏浚保丰登

“柏油路通到田边,路灯亮到家门口,现在晚上散步多舒心!”兴国镇三眼井居民柯丽几乎每天都来十里湖,对基础设施的变化感触颇深。近三年,城东管理区累计投入1.8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升级,构建起“田成方、路相连、渠相通”的发展格局。

路网全域通脉络,城乡畅达聚动能。新建8.64公里柏油路,串联12个居民小区和18个景点,路面中间绘制的白黄蓝三色彩线成为独特标识;完成南湖桥社区至自来水厂3.2公里农村公路改造,增设8处登堤便道,实现与阳新城区15分钟交通圈。截至目前,新增太阳能路灯169盏,安装安全护栏3.5公里,群众出行满意度从2021年的72%提升至95%。

水利设施全升级,田畴丰茂固根基。建成3座大型排灌站和6座小型排灌站,硬化沟渠1.21万米,整治南湖桥社区片区沟渠600余米,6400亩农田实现“旱能灌、涝能排”,农机作业效率提升40%。种植大户张文生说:“以前灌溉要靠天,现在泵站一开,水直接到田,每亩提高单产100多斤。”

基础设施的完善,不仅解决了农民“出行难、灌溉难”的问题,更打通了农产品外销和游客进入的“最后一公里”,为农旅融合发展提供了坚实硬件支撑。

产业转型促升级,农旅融合创增收

“春赏油菜花海,夏摘脆甜香梨,秋观金色稻浪,冬品农家泡菜”,这句在游客中流传的顺口溜,道出了十里湖四季旅游的特色。示范带依托5000亩荷塘、500亩果蔬基地和6400亩稻田,推动“农业+旅游”深度融合。

产业调优成效显,转型提质硕果丰。采用“油菜+香稻”轮作模式,每亩土地年增收1000元,2024年粮食产量达3200吨;本地高脚白菜加工成泡菜,每斤售价5元,通过“田间菜市场”和城区直营店年销量达1.2万斤,带动12户农户年均增收1.5万元。

农旅添彩活力增,融合发展芳华绽。欢乐田园亲子区设置儿童游乐、萌宠互动等项目,年接待亲子家庭12万人次;农耕体验区推出插秧、摘菜、制作泡菜等活动,年参与量超6万人次;河畔休闲区建成标准化钓台20个,开展亲子垂钓赛事15场,吸引垂钓爱好者8万人次。

区域联动新局拓,协同发展空间扩。与周边排市、军垦等镇区串联,形成10万亩“花彩田园链”,推出“赏花+采摘+民宿”精品线路。今年春季油菜花节期间,吸引阳新、黄石等地游客10万余人次,带动周边民宿、农家乐收入增长60%。2024年,示范带农业产值达1.5亿元,旅游综合收入突破8000万元。

民生工程暖民心,成果共享惠万民

“土地流转有租金,园区务工有薪金,自家泡菜有现金,一年收入比以前种水稻翻了三倍。”种植大户朱志友算起收入账,满脸笑容。他流转15亩土地给农业企业,同时在采摘园务工,加上自家泡菜加工,年总收入超10万元。

示范引领拓岗位,就业增收成效显。累计提供就业岗位1200余个,其中脱贫户320人,月均工资3500元。培育“新农人”150名,发展农家乐28家、民宿17家,户均年营业额达20万元。

生活品质节节升,居民福祉日日增。通过危旧房改造,887户居民搬进新民居;建设社区服务中心4个,配套医疗、养老等设施;开展农业技术培训46场,120名农民掌握旅游服务、农产品加工等技能。2023年,示范带所在区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万元,较2021年增长38%。

公共服务添新彩,惠民举措谱新篇。建成南湖桥文化长廊、燕子口口袋公园等公共空间7处,新增停车位236个;“田间菜市场”日均服务市民800余人次,实现农产品从地头到餐桌“1小时直达”。“以前村里垃圾成堆,现在游客络绎不绝,我们也开起了小卖部。”南湖桥社区居民陈丽的小卖部月均收入超4000元,她感慨道:“环境好了,日子也甜了。”

“新目标开启新征程,新使命呼唤新担当。”阳新县城东管理区党委书记毛卫平表示:“我们将始终锚定党建引领不动摇,让十里湖既有稻浪荷风的田园诗意,又具智慧农业的蓬勃活力,全力打造黄石领先、湖北知名的现代特色农业标杆。”

从“一季农田”到“四季乐园”,十里湖的华丽蜕变,正是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在荆楚大地的生动实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