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孙涛)在武汉人的餐桌上,怎么也绕不开一盘“洪山菜薹”。这种茎叶紫红、脆嫩清甜的时令蔬菜,不仅是江城冬日餐桌的一抹亮色,更是荆楚饮食文化的沉淀与传承。
从三国孙权的“孝子菜”传说,到清代慈禧钦点的“金殿御菜”,再到如今入选市级非遗的“活文物”,洪山菜薹在武汉紫菘洪山菜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传承与创新中,正以蓬勃之姿,书写着从传统美味到产业传奇的新篇章。
产业赋能:解码乡村振兴的紫菘秘诀
在武汉市二环内唯一的洪山菜薹原产地,80余亩灰壤沃野上,紫菘公司凭借独特的“地质密码”,生动诠释着“一方水土一方味”的深刻内涵。这里土壤为灰潮土,富含高钙与多种微量元素;北依洪山,寒风被有效阻隔;南临南湖、野芷湖,气候温暖潮湿。如此得天独厚的小气候环境,造就了洪山菜薹的卓尔不群,赋予其“紫干经霜脆,黄花带雪娇”的绝佳品质。
紫菘公司以“原产地保护+科技赋能”为双驱动力,凭借12项专利技术,让千年地标焕发出蓬勃的现代农业生机。成功构建起覆盖武汉、宜昌、恩施等地的四大种植基地,总面积逾六千亩。通过“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从种子、肥料、农药等农资供应,到统一的技术服务,再到产品的经销,公司实现了从传统种植向紧密联结、产销无缝对接的标准化农产品供应链的华丽转身。
置身洪山菜苔原产地,连片的菜薹田广袤无垠,现代化种植设施与传统农业在这里完美融合、相得益彰。除了紫菘洪山菜苔原产地基地,公司还精心打造了武汉市洪山区、江夏区以及鄂州市、宜昌市、恩施州等蔬菜专业种植基地,总面积达6680余亩。自产蔬菜中,洪山菜薹等5个品种凭借卓越品质,被认定为中国绿色食品A级产品,并顺利获得绿色食品认证。
紫菘公司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在武汉市新洲区,公司主动向贫困户传授洪山菜薹种植技术,免费发放种子,积极落实产业扶贫基地,精心指导农户种植,平均使每位种植户年增收1.5万元。在恩施建始县,将洪山菜薹的种植推广至高山地区,种植面积从500亩大幅扩增至1000亩,预计可实现年营业收入800万元,带动就业600余人,直接提升每户每年经济收益20000元。
千年传承:从皇室贡品到舌尖乡愁的文化印记
翻开《齐民要术》《本草纲目》,洪山菜薹的食用记载便映入眼帘;漫步宝通禅寺,“塔影钟声映紫菘”的诗意仍在回响。作为“洪山菜薹传说”非遗保护单位,紫菘公司让文化基因融入产业血脉:从复原“翠林觀花”“红杏出头”“浪里翠条”等历史名肴,到开发文创礼盒、研学课程,再到打造都市农庄体验基地,传统技艺与现代消费场景深度融合。2020年央视“品牌强国工程”的亮相,更让这道“楚中翘楚”香飘全国。
洪山菜薹,不仅是一种蔬菜,更是一段历史,一种文化。早在先秦和三国时期,文献中便有“乃人间所啖菜”“芸(薹)有三种,色紫者上蔬……”的记载。《生物史》中提到:“武昌(今洪山区洪山街)特产红菜薹,在唐代已是名菜”,可见其千年前的盛名。三国时期,孙权为让病重母亲吃上正宗的洪山菜薹,亲自建棚栽种,迁都南京后,因原土运种风味不佳,便从原产地水路运回南京,洪山菜薹因此被世人称为“孝子菜”。唐朝开国元勋尉迟敬德出任襄州都督时,对洪山菜薹赞不绝口。北宋时期,大文豪苏东坡兄妹为吃洪山菜薹三顾武昌。清代慈禧太后酷爱洪山菜薹,并封为“金御菜”。
不仅源远流长,洪山菜薹也备受名家赞誉,“薹菜三月抽花柄,即薹菜心,炒之最柔嫩,剥去皮,入蘑菇新笋做汤,鲜美无比,若炒食加虾肉亦佳。”清代袁枚如是写道。而当代作家池莉则感慨:“武汉洪山石牌岭附近的紫菜墓,在初春的时节,用切得薄亮如蜡纸的腊肉片,急火下锅,扒拉翻炒两下。那香啊,那就是香。”
这些历史传说与名家赞誉,为洪山菜薹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其成为武汉乃至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
非遗新生:守护舌尖上的城市基因
洪山菜薹,作为武汉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承载着楚人的乡愁与记忆。紫菘公司深知这份责任,始终坚守在非遗保护的前沿。
武汉紫菘洪山菜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洪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夏会勇:“这里地层发育良好,地质结构中蕴含矿脉,为植物提供充足的养分;灌溉用水为深层地下水,富含矿物质,纯净无污染;土地为灰潮土,高钙且微量元素丰富。公司对洪山菜苔原产地进行严格保护,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原产地的维护与建设,守护着这片土地,守护千年品牌。”
同时,公司充分利用洪山菜薹的文化内涵和产业优势,开发了丰富多彩的研学课程和体验项目。青少年们不仅可以走进洪山菜薹的种植基地,亲眼目睹这种古老蔬菜的生长过程,还能亲手参与种植、采摘等农事活动,感受传统农业的魅力。
此外,公司还邀请非遗传承人和农业专家为学生们举办专题讲座,讲述洪山菜薹背后的历史故事、文化价值以及现代产业发展情况,让孩子们在学习中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通过这些深入浅出、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公司在广大青少年心中播下了非遗传承的种子,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为洪山菜薹这一珍贵文化遗产的延续培养了新一代的守护者和传播者。
破界创新:从田间到云端的多维布局
在产业发展的道路上,紫菘公司不断创新,拓展业务领域,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在紫菘洪山菜苔原产地基地,开展洪山菜苔礼品销售业务。原产地的特殊地质与环境,赋予了洪山菜苔独特的品质,使其成为馈赠佳品。
紫菘洪山菜苔生鲜直营店的开设,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便利。店内新鲜蔬果全部来自公司种植基地,还内设肉禽类和米面油等商品,消费者更可通过微信小程序一键下单,轻松到家。
此外,公司还提供企事业单位团体食堂生鲜配送服务。全程溯源管控,从源头保证质量;全程冷链物流,保障蔬菜安全新鲜;高效配送流程,构建种植、采摘、分拣、配送一条龙的专有绿色通道,防止二次污染。
责任共生:一株菜薹的反哺社会之路
在追求企业发展的同时,紫菘洪山菜苔公司始终心系社会,积极回馈。
疫情期间,公司积极参加社区防控工作,利用资源优势,为洪山区贫困户解决部分生活物资,向洪山区部分街道捐赠优质洪山菜苔近8万斤。2022年,公司向养老院提供蔬菜礼包近千份。
公司还多次联合教育局及高校院校举办研学教育活动上百场,为青少年提供了亲近自然、了解农业的机会,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与环保意识。
“洪山菜薹不只是农产品,更是需要代代守护的文化符号。” 夏会勇表示,未来将深化“科技+文化”双轨战略:一方面扩大高山反季种植规模,让“金殿御菜”在更多百姓餐桌上增添风味;另一方面推动非遗IP创新,通过数字化展陈、文创开发等方式,让千年菜薹文化“活”在当下。在这位“非遗守薹人”眼中,紫菘洪山菜薹的紫色脉络,终将绘就传统与现代交辉的产业振兴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