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记者李卫东)“算保质期、辨添加剂”这堂守护“零食课”让孩子们直呼“巴适”。近日,大连市西岗区市场监管局联合日新街道兴业社区走进福里小学,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食品安全科普课。
活动现场,市场监管执法人员变身“科普讲师”、“零食侦探”以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零食、饮料为切入点,通过实物展示、互动问答、情景模拟等多种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食品安全核心知识。
从标签看安全:执法人员拿起一件实物商品,现场教学如何解读食品标签信息。“保质期怎么算?配料表里藏着什么小秘密?”学生们在讲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学会了识别“三无”产品、选择健康食品的关键技能。
揭秘食品添加剂:面对学生们熟悉的珍珠奶茶、辣条,执法人员详细介绍了这几种食品中的添加剂作用,着重讲解了不健康添加剂可能带来的危害,倡导同学们理性健康选择零食。
(执法人员给学生现场科普食品安全核心知识 图片来源:大连市西岗区市场监管局)
预防隐患与浪费:活动聚焦校园常见的食品安全隐患、预防措施及应对方法。最后,市场监管人员和兴业社区书记共同发出“反食品浪费”倡议,引导师生注重饮食多样化、按需取餐,养成节约粮食、杜绝浪费的良好习惯。
生动有趣的讲解,内容丰富的活动,互动活泼的气氛,有效普及了食品安全常识,增强了师生的食品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区市场监管局将持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食品安全科普宣传活动进校园、进社区、进广场,提升辖区居民的食品安全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