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乌兰察布市市场监管局稳步推进食品小作坊园区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2024-12-17 11:17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编辑:张阳阳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记者王再明)食品小作坊承载着人间烟火,关联着民生需求,是地方特色食品的主要加工业态,也是食品产业不可取代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乌兰察布市市场监管局以食品生产“千企万坊”帮扶行动和食品小作坊园区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全面激发市场活力,推动食品小作坊健康发展,有效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标准化引领促发展。依据《内蒙古自治区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店小食杂店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内蒙古自治区食品小作坊园区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方案》及《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园区建设规范》(DB15/T 3249-2023)等13项地方标准,经综合评估考量,全市共选取3个食品小作坊加工园区实施“两化”建设行动。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及旗县市区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对园区的实地调研、摸底评价,对标对表,指导园区从基本要求、基础设施、安全与应急、保障与管理、服务质量提升等方面开展升级改造,建立健全管理机制,逐步实现园区管理规范化、生产管理标准化,为小作坊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园区化运作惠民生。集宁区、察右前旗的3家小作坊园区结合自身优势,出台优惠政策千方百计吸引商户入驻。在房租上,根据实际情况不同程度地给予补贴减免,通过小作坊“一帮一”活动服务助力贫困人口就业、创业和增收;根据园区所属地统一规划,配备了满足生产需要的电力、应急系统、供热供能设施,以低成本场所和公共服务设施保障小作坊生产经营活动;根据加工产品情况为入驻园区小作坊业主提供统一集中采购服务,筛选合格供应商,稳定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园区多措并举有效吸引了一批豆腐、主食、粉条、熟肉等安全风险等级较高、群众生活需求量大的特色食品小作坊优先入园发展。通过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在改善小作坊生产加工环境的同时,也为其快速孵化、发展壮大提供了内生动力。

专业化监督提质量。属地市场监管部门立足职能职责,坚持“全面覆盖、分类处置、堵疏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对园区实施专业化监管。在全覆盖建立食品加工主体监管档案的基础上,从入园小作坊的加工环境条件、原料验收、索证索票、生产记录、过程控制、追溯管理、品牌建设等重点环节加强现场检查和指导服务,开展重点项目快检和随机抽检监测,全过程严把严控风险,督促依法依规生产销售,持续推动小作坊由“小散低”向“精特美”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小作坊提档14家、转型升级3家,培育有注册商标、本地消费者认可度高的“精特美”小作坊13家。

集约化管理增效能。属地市场监管所对园区开展常态化跟踪帮扶,在园区自检自查的基础上,结合日常监督检查、抽检监测、投诉举报等情况,与园区共同分析梳理潜在的食品安全隐患,完善防控措施,因地制宜建立了“一园一策”的风险清单、措施清单、责任清单,推进风险管理精准化。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宣贯培训,以“四小”条例、生产过程控制、食品添加剂规范使用、预包装标签标识等方面内容为重点,组织园区小作坊从业人员开展集中培训、分片培训、一对一培训,持续提高小作坊从业人员的诚信自律意识和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强化主体责任落实。(乌兰察布市场监督管理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