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皇艳华 张阳阳)当前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期,也是农膜使用与回收的重要节点。为深入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农用薄膜污染防治条例》,切实加强农膜污染治理,近日,呼和浩特市农牧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执法三大队组织开展废旧农膜回收执法检查和普法宣传行动。
此次行动采取“宣传+检查”双管齐下的工作模式。执法人员重点对辖区种植大户、种植基地等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实地检查,通过“三查三看”确保工作实效:
一查农膜使用情况,看是否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加厚高强度农膜;二查回收处置情况,看田间地头是否存在农膜残留未及时回收问题;三查台账管理情况,看废旧农膜是否规范交至回收网点。
在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对尚未开始耕作的农户,要求其对残留农膜进行全面清理和回收;对正在生产的蔬菜大棚,重点检查废旧地膜清理整治情况。同时,执法人员现场发放《内蒙古自治区农用薄膜污染防治条例》宣传手册,并开展“面对面”普法宣传,向农户详细讲解应在秋季农作物收获后至第二年春耕前捡拾田间的非全生物降解废旧农膜,及时交至回收网点,不得随意弃置、掩埋或者翻埋在土壤中。执法人员督促种植户自觉使用厚度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农膜,积极配合回收工作,从自身做起,切实保护土壤的健康。
“很多农户原来不知道薄地膜会破坏土壤,现在明白了必须使用0.01毫米以上的标准地膜。”一位参加宣传的种植大户表示,通过执法人员的讲解,农户们深刻认识到农膜污染防治的重要性。
此次专项行动既是一次执法检查,更是一次普法宣传,通过“执法+服务”的方式,引导农户自觉参与农膜污染防治,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和耕地质量保护提供有力保障。(呼和浩特市农牧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