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 (记者陈茜)暑去秋来,又到一年开学季。为了让广大师生品尝上秋天第一顿安全营养的“校园餐”,西安市市场监管局提醒全市学校、幼儿园应以食品安全为抓手,锚定“八个聚焦”,全面提升校园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为新学期开学开好头,起好步。
聚焦主体责任落实。健全学校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结合实际配备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等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常态化开展“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积极落实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和陪餐制,并做好相关记录。
聚焦人员健康管理。严格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食品从业人员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工作,必要时应当进行临时健康检查。落实晨检制度并做好记录,制定年度从业人员培训计划,定期开展培训,并留存印证资料。
聚焦场所环境卫生。具有与供餐人数相适应的食品原料处理和食品加工、贮存等场所,清洁包括但不限于墙面、地面、天花板及场所布置的所有设备设施,尤其是卫生死角和地漏、设备底部等清扫盲区,并加强防鼠防蝇防虫防尘管理,确保“三防”设备设施有效运行,防止有害生物侵入。
聚焦规范操作过程。落实《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要求,烹饪中心温度达到70℃以上,保证食物烧熟煮透。在加工过程中,接触生熟食品的工具用具,应分开存放和使用,防止食物的交叉污染。中小学、幼儿园食堂不得制售冷荤类食品、生食类食品、裱花蛋糕,不得加工制作四季豆、鲜黄花菜、野生蘑菇、发芽土豆等高风险食品。
聚焦设施设备洗消。餐用具使用后应及时洗净,餐饮具、盛放或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和工具使用前应消毒。为防止交叉污染,学校食堂应从清洗消毒设备的维护保养、消毒剂的正确选择和使用、清洗消毒效果验证及有效的保洁措施等方面,加强餐饮具的清洗消毒,确保餐饮具干净卫生。
聚焦管理机制落实。严格执行食材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不得采购来源不明的食材。落实食品留样管理制度,每餐次每个品种的留样量应不少于125g,盛放于清洗消毒后的专用密闭容器内,并在专用冷藏设备中存放48小时以上。健全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完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细化具体措施,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强化应急反应能力。
聚焦风险隐患排查。全面检查所有食品原料,对已开封食材、残余饮用水等及时处置更换,及时清理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定期对食材加工场所、就餐场所、设施设备、餐饮具等场所和工具进行全面清洁消杀,维护“三防”设备设施,消除风险隐患。
聚焦宣传教育培训。在新学期开学时给学生上好食品安全第一课,采取“主题班会”“大讲堂”等形式深入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教育学生不买、不吃“三无”食品和过期食品,引导学生养成崇尚节约、厉行节约的良好习惯,自觉抵制铺张浪费,珍惜粮食,践行“文明消费、节约用餐”的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