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 (李飞 记者李甜甜)为落实天津市教委、市市场监管委关于中小学食品安全工作部署,巩固发展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成果,切实履行好学校食品安全各方责任,3月14日,以“履行五方责任,共守校园食品安全”为主题的食堂管理经验交流展示暨校园食品安全培训活动在天津一中滨海学校举行。
据了解,本次活动包括交流培训、实地观摩、现场陪餐三个环节。培训会上,天津一中滨海学校校长苗利军从“制度先行:构建全链条管理体系”“多方协同:打造共治共享新格局”“科技赋能:筑牢食品安全防线”“接诉即办:快速响应机制显成效”“未来展望:从满意到幸福的升级”等五方面,详细介绍了天津一中滨海学校在食堂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全方位展示了学校在保障师生饮食健康方面的有效举措。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餐饮食品抽检监测牵头负责人、天津市食检院徐慧静专家结合实际案例,从校园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抽检情况、应急处置、风险防控等四个方面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当前校园食品安全形势、食品安全法规,操作规范以及风险防控要点,特别是校园发生食品安全事件后的应急处置。
滨海新区教体局有关负责同志就做好校园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一是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校园餐”问题整治的极端重要性;二是要聚焦校园供餐关键环节,持续提升学校食堂的管理水平;三是要以完善体制机制建设为保障,不断提高校园供餐的风险防控能力。
培训结束后,参会人员到学校食堂现场观摩了食堂日常运营模式及智慧化系统应用,并围绕食堂管理过程中的难点、痛点问题进行交流分享。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天津一中滨海学校校长及家长代表还与学生们一同用餐,亲身体验食堂饭菜质量,深入了解学生的用餐需求,为食堂管理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
据悉,天津一中滨海学校是天津市食检院牵头起草《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集体用餐配送膳食》(DBS 12/004-2024)标准实施后滨海新区首家合作单位。据了解,该标准的制定基于集体用餐配送膳食的术语和定义、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确立了集体用餐配送膳食的各项技术要求,包括感官要求、中心温度、微生物限量以及各项指标的检测方法。该项标准的发布实施,填补了本市集体用餐配送膳食方面的空白,将规范此类食品的生产和食用,为政府监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此次培训活动只是天津市食检院助力推动校园食堂管理和食品安全培训的一个缩影。下一步,天津市食检院将以推广宣贯标准为切入口,持续与校园开展合作,具体从四方面压实学校食品安全各方责任:
一是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个性化制定抽检方案,针对原辅料、半成品、餐饮具、环境、刀具、案板等食品接触面开展预防性抽检,对发现食品安全风险隐患的问题及时处置;针对不同种类的成品餐品,科学制定抽检频次和抽检项目,做好留样检测追踪。
二是协助学校梳理完善食品安全体系,以《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为核心,明确预防、监测、处置、恢复等环节的职责分工,持续优化预案内容,确保制度科学高效,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三是根据学校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及餐饮从业人员能力水平,制定靶向培训服务方案,采用案例教学等形式,对学校食堂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等开展法律法规、食品安全危害及控制、食源性疾病及预防、餐饮食品安全操作规范、食品安全先进管理经验、食品安全应急处置等专业培训。
四是紧密跟踪舆情信息,结合总局等监管部门发布的抽检不合格信息、媒体及政府官方网站发布的食品安全信息,举一反三开展风险预警,帮助学校食品安全管理者及时发现并即时整改相关食品安全隐患。针对学校食堂疑似食品污染、食品安全舆情等食品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提供专业技术支持。
此次活动由滨海新区食药安办、滨海新区市场监管局、滨海新区教育体育局主办,滨海新区教育综合保障服务中心、天津市第一中学滨海学校、天津市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院承办。天津市食检院、区食药安办、区教体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教育综合保障服务中心、各开发区食药安办、各街镇有关负责同志及包保干部代表,全区有食堂的中小学分管校长、食品安全总监、食堂日常管理工作人员,天津一中滨海学校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代表共计240余人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