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李飞 记者李甜甜)为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治理机制,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天津市河北区先行先试,积极探索,以大意风区商圈餐饮企业为试点,在全市率先启动“透明餐厅”建设,着力解决外卖制作过程中“看不见、摸不着”的难题,全面提升区域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水平,推动餐饮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河北区“透明餐厅”意风区试点商圈启动仪式在意风区举行。河北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田强、市市场监管委食品协调处侯滨生处长出席并致辞,向大意风区试点商圈9家餐饮企业颁发了“透明餐厅”牌匾,助力河北区“透明餐厅”意风区试点商圈建设全面启动。
“透明餐厅”以“六大透明”为标准高规格打造。一是线上线下同步公示有效证照信息,做到证照资质透明;二是线上线下同步公示食品从业人员健康证信息,做到人员健康透明;三是在网络平台向消费者展现店铺实景,将明厨亮灶摄像头接入平台,实现店内实景透明;四是外卖配送使用食安封签,确保配送防护透明;五是通过投保食品安全保险等形式,为消费者提供售后权益保障,做到售后保障透明;六是经营者承诺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严格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提供安全安心的网络餐饮服务,做到商户承诺透明。
重点推广“互联网+明厨亮灶”、食品从业人员健康证与外卖平台衔接,将食品安全“亮”出来,真正实现了透明放心的可视化订餐模式,持续优化消费环境,激发消费活力,是数字化赋能网络食品安全监管的重大突破。
据了解,在“透明餐厅”建设过程中,河北区充分发挥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在食品安全治理体系中的积极作用,成立了“外卖骑手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队伍”,号召骑手恪守职业道德,争做“文明践行者”,关心、关注食品安全,当好“政策宣传员”“社会监督员”,搭建群众和监管部门之间“连心桥”,为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