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李飞 记者李甜甜)10月28日,由中国农垦乳业联盟主办的2024农垦乳业联盟成员大会在天津召开。会议以“深入实施‘两大行动’‘三大建设’做强做优农垦乳业”为主题,由中国农垦经贸流通协会、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支持,天津海河乳品有限公司、天津嘉立荷牧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乳业》杂志社协办,天津市乳品协会、天津市奶业协会、天津市乳业科技创新协会联合主办,并得到了来自全国30余家奶业产业链服务企业支持。
农业农村部原常务副部长刘成果,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农科院原党组书记陈萌山,中国农垦经贸流通协会理事长、农业农村部原总畜牧师张天佐,农业农村部农垦局副局长、⼀级巡视员程景民,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亚清,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所长周清波,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副主任李志荣,天津食品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赵国荣,中国农垦乳业联盟主席冯艳秋等出席会议。
本次大会中,《中国农垦乳制品产品标准 低温巴氏杀菌乳》团体标准正式发布,并于2024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标准由光明乳业、三元食品、海河乳品、中垦牧乳业、燕塘乳业、燕塘乳业、天润乳业、越秀辉山、风行乳业等联盟成员单位起草。这项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将成为目前国内外巴氏杀菌乳最高产品标准。
同时,联盟以该团体标准落地为切入点,倡议发起“鲜活牛奶,健康中国”行动,旨在加强农垦奶源基地建设,加强生产规范,为消费者提供具有更多活性营养物质,更加优质新鲜的巴氏杀菌乳,并协助相关成员单位做好品牌建设和产品推广,进一步促进农垦乳业高质量发展。
李志荣介绍,“十四五”以来,在农业农村部和天津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天津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视察天津时提出的四个“善作善成”重要要求。坚持把乳业产业摆在优势产业位置,积极争取国家奶业项目支持,先后持续两年开展奶业生产能力提升,整县推进项目和奶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项目。天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当前农业产业发展困难,认真贯彻农业农村部系列部署,着眼于解决奶牛养殖环节突出问题,已出台了奶牛养殖场清除补助,贷款贴息等部分政策,助力奶牛产业链的健康发展,帮助养殖场户缓解生产压力。同时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延展金融支持,不随意限贷抽贷断贷,协调养殖企业和加工企业稳定生鲜乳购销合同,防止出现到了恶意压级压价,直到养殖企业调整结构节本增效,在共同努力下守住了不发生产业系统风险的底线。
赵国荣介绍,天津食品集团作为直辖市垦区,深入贯彻全国农垦“两大行动”“三大建设”战略要求,率先完成了农垦改革任务,实现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快速实现资源资产整合重组和产业优化升级。奶业是健康中国重要的基础性产业,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性产业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战略性产业。海河乳品公司、嘉立荷公司作为食品集团奶业板块的核心链条,立足国有牧场绿色奶源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紧握老百姓的“奶瓶子”为使命与责任,推进奶业全产业链建设,一方面加强奶源安全把控、创新研发技术、不断完善终端服务形象、丰富销售渠道开拓、建设专业冷链配送团队;另一方面,在科技成果快速落地转化、产品不断迭代升级中,补短板、强优势,不仅以高品质产品满足消费者的多元需求,更积极参与联盟奶业标准体系建设、技术示范交流、品牌建设与宣传等工作。
据了解,加强农垦乳业标准体系建设,推动和引领农垦乳业及中国乳业的高质量发展,一直是联盟持续开展的重要工作之一。2016年以来,联盟围绕奶源基地建设和奶牛养殖技术相继制定和发布了《中国农垦乳业联盟产品标准 生鲜乳》《中国农垦乳业联盟标杆牧场通用要求 奶牛》《中国农垦高寒生态牧场通用要求 奶牛》《中国农垦乳业联盟奶牛胚胎生产与移殖技术规程》等4项团体标准。这些标准均达到或超过了欧盟和美国的标准,既真实反映了农垦奶牛养殖业的生产水平和现状,重塑了中国奶业新形象,又大力推动了农垦乳业的进一步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通过“农垦标杆牧场”建设,“对标行动”等具体举措,农垦标杆牧场生鲜乳质量和安全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2023年调研数据显示,农垦标杆牧场奶牛平均单产达到11.1吨,较全国规模化牧场平均单产水平高20%,生鲜乳中乳脂肪率平均为3.99%,乳蛋白平均为3.34%,体细胞数平均17.76万个/毫升,菌落数平均2.21万CFU/毫升,这些营养指标和卫生指标均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为生产高品质乳制品,提供了良好保证。
联盟成员大会邀请多位产业上下游专家围绕国内外奶业发展形式、健康中国、乳制品消费、乳品市场等主题作主旨报告。大会开设“牧场盈利能力提升与可持续发展策略”、“牧场绿色高效养殖及穿越低谷之路”“巴氏奶品质提升及前景展望”“乳业新技术新装备新消费”等专场活动,为提升奶源基地建设与乳制品加工规范与质量提出发展新思路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