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阳新县林峰社区:让“阳光驿站”成为妇女儿童的“暖心小家”

2024-10-31 16:22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编辑:邱水英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李得春 记者胡毅)“奶奶,我去社区‘阳光驿站’玩会,一会就回来!”10月29日下午,刚做完家庭作业的柯博高兴地向社区跑去。

与柯博一起的还有他的玩伴和同学。这半年来,社区“阳光驿站”成为了他们新的学习园地。

今年5月,在省、市、县妇联的大力支持下,阳新县兴国镇林峰社区被列为“阳光驿站”试点社区。自试点工作启动以来,这个80平方米的“暖心小家”,服务辖区妇联儿童已达1560人次。

每到放学和周末,像柯博一样来到社区“阳光驿站”的孩子有很多,他们大多是留守和困境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以及原生家庭的不完整,让这些孩子“学校外”的看管和教育问题备受关注,而社区“阳光驿站”的建立,很好地解决了这方面的难题。

家住桃花新村的陈某红,今年11岁,弟弟陈某坤,今年10岁,是一对困境儿童。一家四口,父亲读书少,是个老实人,靠打零工挣点生活开支,母亲不堪家庭贫困,丢下姐弟俩至今不知去向。

母亲的突然出走,给姐弟俩的内心造成创伤,她们决定辍学在家,减轻父亲的压力。

在得知该家庭的困境后,社区将姐弟俩纳入了个案管理,并安排了“阳光驿站”志愿者进行了多次的心理疏导,还帮助其一家申请了低保救助,同时联系学校为俩孩子减免了部分学杂费用,使她们重新回到了校园。

这个夏天,在社区举办的暑期“托管班”里,姐弟俩还接触了非遗手工“扎染”,学到了防溺水救生常识,结交了一群新的小伙伴,她们把“阳光驿站”当成了自己的“第二个家”。

“现在孩子变的开朗多了,还经常跟我分享一些在‘阳光驿站’和学校里的开心事,真是感谢社区帮助了我们这个家庭!”谈起姐弟俩的变化,父亲陈某林难掩感激之情。

如今,活跃在社区“阳光驿站”的不仅有儿童,还有一些留守妇女。

“家长们把孩子送到这里以后,有时候也会参与到一些互动游戏中来,渐渐地她们也成为了驿站的服务对象,有的还加入了志愿者队伍去帮助和服务她人。”,社区党总支书记吴莉介绍说。

居民李福英说,“看到自己的孩子在社区“阳光驿站”学到了知识,收获了成长,我也想为社区和孩子们做点什么。”

就这样,李福英成为了社区“阳光驿站”的一名志愿者。每次活动结束后,她都会帮助打理好驿站的卫生,整理好玩具用品,引导孩子们有序安全回家等。

不仅如此,她还在“阳光驿站”开展的家庭教育讲座上,学到了不少亲子教育的方式方法,这也使她跟女儿的相处和交流变得越来越融洽。

办好“小家”,服务“大家”。社区“阳光驿站”的建立,不仅让孩子们有了更大的成长和活动空间,也缓解了大部分在外务工父母谋生计,还是谋家庭的顾虑。

今后,阳新县林峰社区将持续关注辖区妇女儿童的健康发展,从小家庭入手,在细微处发力,全力打造一个让“父母放心,孩子开心,家庭顺心”的服务型社区,不断提高居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