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记者王再明)“我们是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一家文创生活馆,年前因为消防管道破裂,导致店内商品及商铺装潢等遭受巨大损失,好在有‘暖商保’兜底,获得 45061.06 元保险保障理赔款。”
“这个花卉市场占地 4000 多平方米,前期由于设施简陋,资金不足等原因,场内多家个体工商户濒临倒闭。面对这种情况,赤峰市市场监管局通过‘大帮小、强带弱’的模式,引入赤峰蔬果汇生鲜有限公司重新投资整修,还和经营户结成帮扶对子,在资金、管理、平台等多个方面进行帮扶,现在花卉市场已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我开的一家小型蛋糕店经营一直不景气,通过乌海市乌达区市场监管局的牵线,乌海市金稻园食品加工有限公司和我结成对子,不仅在技术和管理上进行一对一帮扶,还帮助小店进行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现在我家的业务范围已经从周边社区扩大到了整个乌达区。”
惠企纾困,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是真正的 “及时雨”,也是各家企业在经营过程中 “爬坡过坎” 的重要动力源。近年来,内蒙古各地用一项项实实在在的举措,想企业之所想、解企业之所困,通过落实 “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三年成长计划(2023—2025 年)”“千企万户结对帮扶” 行动,推行 “个体蒙信贷”“暖商保”,打造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等多项行动。一个个努力向上的民营企业在技术帮扶、科技赋能、金融扶持等政策的加持下,正在加速奔跑。
截至 1 月底,内蒙古经营主体总量突破 290 万户,其中,民营经济主体总量(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达到 275.9 万户,同比增长 5.7%。与此同时,内蒙古已有 4876 户企业同 34848 户个体工商户建立起结对帮扶关系,“大企业” 资源优势与 “小个体” 个性化需求有效对接,为 “小个体” 的发展提供了最精准的帮助;“个体蒙信贷” 为 1.4 万家经营主体授信贷款 49 亿元;针对企业线上解决不了的难题,市场监管部门在各地工业园区设立了 84 个质量一站式服务窗口……
“房租费、物业费、水电费,一年下来这些费用不少,年前市场监管所帮我们这些商户主动对接达拉特旗智慧农贸市场有限公司减免了费用,我这个店每月平均能减轻负担 2575 元,极大地缓解了经营压力。”2 月 24 日,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智慧农贸市场的一家水果店店主李达激动地说。考虑到商户的长期稳定经营需求,达拉特旗金鹏市场监管所又与智慧农贸市场协商,正在筹划打造直播场地,计划免费为商户提供直播培训服务,帮助商户实现线上线下 “双向” 开店,以此提高营收能力。
内蒙古市场监管系统持续开展 “千企万户结对帮扶” 行动。各地市场监管部门 “按需” 施策真帮实帮。乌海市市场监管部门邀请 9 家银行、部分民企代表和 60 名 “小个体” 代表面对面召开对接会,为 37 户个体工商户发放贷款 796 万元。同时,邀请内蒙古诚信财税公司为个体工商户开展财税专题普法讲座。鄂尔多斯市市场监管局专门组建了 “千企万户结对帮扶” 工作小组,通过走访摸排、对接部门、促成结对、跟踪服务等任务分工,达到帮扶一家成功一家。截至目前,当地共组织了 9 场对接会、19 次专项行动,成功帮助 356 户企业与 1572 户个体工商户结对,并为个体工商户解决实际困难 795 个。赤峰市针对已经结成帮扶对子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市场监管部门还在持续跟进帮扶项目落实落地。通过主动介入,根据个体工商户具体需求为企业制定帮扶举措提供意见和建议,使结对帮扶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民营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最为活跃且富有创新力的细胞,为各地经济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内蒙古在优服务上 “出实招” 的同时,也在强监管上 “下功夫”。
“我们正在征集违反统一大市场建设和公平竞争行为方面的问题线索,比如对外地经营者在本地的投资或者设立的分支机构实行歧视性待遇的,在法律规定之外要求经营者提供或扣留经营者各类保证金的……”2 月 21 日,乌兰察布市市场监管局发出公告,全面解决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突出问题。巴彦淖尔市创新监管模式,探索实施综合监管 “一业一册” 告知制度,先后印发涵盖 14 个监管领域、25 类事项、118 种行为的《巴彦淖尔市市场监管经营主体合规经营清单》,助力经营主体健康发展。
近年来,民营企业关心什么、期盼什么的 “问题清单”,一直是市场监管部门改进什么、实现什么的 “改革清单”,全区上下通过 “服务 + 监管”、“谁执法 谁普法” 责任制、对经营主体开展合规指引、发布违法风险预警提醒等方式,达到在执法中服务,在服务中监管,助力企业轻装上阵 “爬坡过坎”。
民营企业座谈会在这个时节为民营经济发展送来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及时雨。征程万里风正劲,内蒙古各地民营企业在全面打响 “开门红”“开门稳” 战役的同时,市场监管部门也在进一步找准着力点,不断细化完善指引方向,主动服务、精准服务、有效服务,为民营企业发展除障清路。(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