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记者张阳阳)夏季气温升高、湿度增大,微生物易于滋生繁殖,食物易腐败变质,是食源性疾病的高发季节。为有效防控餐饮环节食品安全风险,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就餐饮单位夏季食品安全风险提示如下:
严把原料采购关
餐饮单位应严格落实食品原料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确保食品原料来源合法、质量可靠。不采购来源不明、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及其制品等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及食品原料,不经营野生动物及其制品。
强化储存管理关
食品应分类、分架存放,隔墙离地,食品与非食品、生食与熟食应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按照食品标签所标示的保存条件存放食品,定期检查冷藏、冷冻设备的运行状况,确保设备正常运转。食品库房应保持通风良好,做好防潮、防虫、防鼠等措施。
规范加工制作关
食品加工制作人员应严格遵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生熟食品的加工用具、容器应分开使用,并有明显的区分标识,避免交叉污染。加工食品时应烧熟煮透,确保食品的中心温度达到70℃以上。制作凉菜、生食水产品、裱花蛋糕等应在专间内进行,并严格遵守专间的管理制度。
重视人员健康关
餐饮单位从业人员应持有效健康证明上岗,患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做好清洁消毒关
餐饮具使用后应及时清洗,采用物理消毒方法的,应将餐饮具完全浸没在沸水中,煮沸时间不少于15分钟;采用化学消毒方法的,应严格按照消毒剂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消毒后应用清水冲洗干净,避免消毒剂残留。消毒后的餐饮具应存放在专用的密闭保洁设施内。定期检查餐饮具清洗消毒设备的运行状况,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规范食品添加剂使用关
严禁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如面制品中禁用含铝膨松剂、肉制品中滥用亚硝酸盐、糕点中滥用色素等),严格执行食品添加剂“五专”管理。
强化食用冰安全管理关
自制食用冰必须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制冰设备应取得涉水产品卫生许可批件。采购预包装食用冰需查验供应商资质及检测报告,运输过程确保容器密闭、无污染。
规范网络经营关
网络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在其经营活动主页面显著位置公示其食品经营许可证、菜品名称和主要原料名称等信息,信息应当真实、准确、完整,并加强对网络订餐食品的包装管理,确保食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和卫生。
加强应急处置关
一旦发生疑似食品安全事故或接到消费者投诉,应立即采取措施控制风险,封存可能导致事故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等,并及时向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报告,积极配合调查处理。
全区各餐饮服务单位要切实承担起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时刻绷紧食品安全弦,对照以上提示立即开展自查自纠,全面排查并消除风险隐患。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将持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肃查处。食品安全无小事,人人都是参与者。让我们共同努力,守护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营造安全、放心的夏季餐饮消费环境!(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