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毛永桂 记者张阳阳)为进一步净化农牧地区食品安全消费环境,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行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近日,赤峰市市场监管局在全市范围内深入组织开展了农村牧区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
深入农村牧区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执法人员深入农村牧区庙会、大集等现场开展农村牧区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宣传活动,通过悬挂宣传横幅、发放《食品安全知识手册》《保健食品科普宣传手册》等资料以及互动答疑等形式,向过往群众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针对有关典型问题,组织召开农村牧区流通领域食品经营主体约谈会,就当前常见的"三无"食品、过期食品、山寨品牌等突出问题进行了通报,督促各相关单位进一步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严把食品安全质量关,尤其是针对夏季高温天气,要在食品销售、储存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存放、销售食品,切实保障群众食品安全。
加大农村牧区食品安全检查力度
执法人员以农牧地区、城乡接合部食品小经营店、小食杂点、小餐饮店、校园及周边农贸市场食品经营主体等为重点,对食品经营主体的经营资质、索证索票及进货查验制度落实、食品贮存条件、标签标识、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等情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全面清理“三无”、“山寨”和过期食品。结合“净网清源”治理,对检查中发现存在问题的,督促线上相关平台固化证据、提供相关信息进一步开展溯源调查。同时,以食用植物油、畜禽肉类、林下农产品、“四白食品”、饮料、酒类、调味品、乳制品等农村地区消费量大的食品为重点品种,以线下农村集贸市场、批发市场、小食杂店等为重点场所,加大抽检力度,排查风险隐患,严厉查处违法犯罪行为。对监督检查、监督抽检、线上监测、投诉举报等渠道获取的假冒伪劣食品问题线索依法从严查处,对涉及种植养殖环节及涉嫌犯罪的违法违规案件线索及时移送农业农村、公安等相关部门进行处置,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协同监管。
截至目前,全市共检查食品生产经营主体7092户次,受理投诉举报454件,现场督促整改卫生保洁不彻底、防尘防蚊蝇设施不到位、索证索票不全面等立行立改问题105家次,针对有关问题督促相关线上平台删除违规食品信息6条,组织开展行政约谈和指导2次,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2919批次。
下一步,赤峰市市场监管局将进一步加大专项整治工作的推进力度,加强风险隐患问题处置跟踪盯办工作,不断压紧压实属地监管责任和生产经营主体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持续筑牢食品安全风险防线,确保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人民群众看得见、体会得到的实在成效。(赤峰市场监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