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天津西青区精武镇念好“三字诀”筑牢夏季食品安全防护网

2025-06-14 11:39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编辑:李莹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李飞 记者李甜甜)夏季高温时节,夜市消费与农村食品市场迎来监管关键期。天津市西青区精武镇深入贯彻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以“精、专、恒”三字诀为抓手,统筹推进夜市餐饮、校园周边、农村大集等重点领域食品安全治理,构建“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的全链条监管体系,为辖区群众夏季饮食安全撑起“防护伞”。

以“精”为纲,靶向整治夜市食品安全隐患

针对姚村、付村小吃街等网红夜市消费旺季,精武镇市场监管所联合精武镇政府,围绕“资质、环境、原料、操作”四大核心开展拉网式专项排查。一是资质核验精细化。逐户核查商户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同步检查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公示栏信息,实现资质管理“零盲区”。二是环境整治标准化。重点整治加工区油污堆积、就餐区蚊蝇滋生问题,要求商户配齐防蝇帘、灭蚊灯等“三防”设施。三是原料管控溯源化。查看食品原料“采购—储存—加工”台账,严查肉类、蔬菜等食材检疫票据。四是操作规范流程化。聚焦生熟混放风险点,指导商户划分生料加工区、熟食售卖区,对操作不规范摊位开展现场教育培训。

以“专”破题,“疏堵结合”治理校园周边

针对校园周边流动摊贩治理难题,精武镇启动“综合执法‘护蕊’暖心服务,共筑校园安全防线”专项行动,搭建“逐校宣讲+源头治理+长效监管”治理模式。一方面,开展“食品安全进校园”活动,通过播放劣质食品加工影像、讲解食物中毒案例,直观揭露路边摊卫生隐患。设置“健康饮食趣味竞猜”“我是文明监督员”等互动环节,引导学生主动拒绝路边摊,争做“安全小卫士”。另一方面,从“驱赶式执法”转为“源头式治理”,以“进校园”为抓手,将普法宣传、严格执法与便民服务有机结合,既破解了校园周边治理难题,也为城市精细化治理提供了新思路。目前,宣讲已覆盖镇域内全部公立中小学校,清理违规摊点53处,校园周边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以“恒”固本,筑牢农村食品监管“最后一公里”

针对农村地区食品安全薄弱环节,精武镇以牛坨子大集为试点,打造“检测+宣传+整治”长效治理样板。一是科学检测精准发力。精武镇市场监管所联合镇政府各部门,在牛坨子大集设立流动检测点,对集市上的蔬菜、水果、肉类、熟食等各类食品进行抽样检测。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耐心地向围观群众讲解检测原理和流程,重点对肉类的新鲜度、是否注水等关键指标进行严格检查。同时推广“你点我检”微信公众号,提高群众社会监督参与积极性。二是普法宣传入脑入心。设置宣传咨询台也吸引了大量群众驻足。通过“案例讲解+实物演示”向老年群众普及“查日期、看包装、验资质”选购要点。三是专项整治消除隐患。针对农村伪劣食品开展专项检查。深入检查食品的进货渠道、储存条件以及环境卫生状况。对发现问题的商户,工作人员当场提出整改要求,并进行现场指导,督促立即整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