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结合社区商圈、小餐饮经营特点,在江苏省率先制订发布《社区商圈(商业街区)反餐饮浪费工作指南》和《小餐饮反餐饮浪费工作指南》,引导社区商圈管理方、小餐饮以及社区居民,全方位加强餐饮消费环节的节约减损,有效打通反餐饮浪费的“最后一公里”,不断激发反餐饮浪费的基层细胞活力,推动形成文明、健康、节约的消费新风尚。
此次发布的《社区商圈(商业街区)反餐饮浪费工作指南》和《小餐饮反餐饮浪费工作指南》,立足反餐饮浪费全链效果,全方位推动反餐饮浪费工作落地。提前规划预防浪费,指导社区商圈和小餐饮科学规划店铺,规范食材采购贮存,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从源头上减少因规划不合理和贮存不当等造成的浪费。加强管理减少浪费,明确反餐饮浪费的要求和责任,加强对餐饮服务经营者的督促指导,提高商家参与度,从管理和服务环节减少浪费。积极引导杜绝浪费,注重宣传引导,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宣传推广。增强技术运用,加强合作交流,提高消费者节约意识,减少浪费。
2024年以来,常州市坚决贯彻“厉行节约,制止浪费”精神,强化监管执法,检查餐饮服务经营者9138家次;压实主体责任,督促餐饮服务企业将制止餐饮浪费纳入“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机制;加强宣传教育,开展“市监蓝·常安行”执法检查直播活动10期,打造反食品浪费主题街区。全市食品安全继续保持稳定向好的态势。
下一步,常州市将在制订发布指南的基础上,立足共治、共享的工作理念,切实加强指南的宣贯工作。依托日常监管、优化精准服务。将反餐饮浪费纳入食品安全检查内容,同步推进食品安全监管与反餐饮浪费工作。为商户提供业务指导,助力商户更好地践行反餐饮浪费理念。融合网管共治、提升宣贯质效。完善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机制,鼓励消费者通过线上渠道举报浪费行为。制作并发布反餐饮浪费短视频、图文信息等,广泛传播节约理念。与外卖平台合作,在点餐页面设置反浪费提醒,从线上线下多维度提升宣贯效果。统筹职能资源、营造社会氛围。联合城管、教育等多部门力量,引导商户做好餐厨垃圾的分类处理,提升资源回收利用率。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商圈,开展反餐饮浪费宣传实践活动,带动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蒋知欲 毕俊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