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农产品质量安全课程进大学校园”工作推进交流活动举行

2024-11-28 14:00来源: 编辑:孙德明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 近日,“农产品质量安全课程进大学校园”工作推进交流活动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举办。此次会议总结首批试点工作成效,组织开展互学互鉴,谋划推动下一步进校园工作提质扩面、走深走实。

1.jpg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司长肖放、副司长方晓华,浙江农林大学党委书记朱斌,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杨大海,部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中心主任钱永忠,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副主任陈兆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总农艺师孔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吴卫成,浙江农林大学副校长沈月琴出席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部质量监管司、质安中心、绿色中心、质标中心相关处室负责同志,河北、上海、浙江、湖南、贵州、云南等6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室负责同志,13所首批试点高校、10所第二批申请高校教务处或相关院系负责同志和浙江农林大学涉农学院的专任教师。


工作部署


1732787737573203.jpg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司长肖放就此次农产品质量安全课程进高校校园工作推进交流活动进行了总结讲话和工作部署。会议充分肯定了首批农产品质量安全课程进校园高校试点的做法成效。一是工作推进力度强,13所高校都将进校园工作纳入了教学重点任务,充分动员校内力量、协调资源,给予最大力支持。二是成效进展速度快,各试点高校对相关课程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升级优化,将最新农药兽药残留限量标准、禁限用药物清单等融入课程中。三是各方认可程度高,试点高校通过采取微专业、实践课、专家讲座等多种方式传授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受到了在校师生、相关监督检测机构和用人企业等的广泛欢迎和肯定。

会议要求,试点高校、各地农业农村部门以及有关支撑单位,下一步要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新形势新需求,深化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课程进校园工作。一是要提高重视程度,坚定不移、倾力推进。以农产品质量安全课程进校园为切口,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教育与生产实际、监管实际脱节的问题,从源头上推动提升工作。以农产品质量安全课程进校园为抓手,打造更加专业化的监管队伍,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以农产品质量安全课程进校园为项目,通过师资队伍建设和教材课程深入应用,启发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思路,破解产业发展和实践中的“老大难”问题。二是要明确目标任务,往深处走、往实里做。围绕质量安全的新形势新需求,深入阐释解读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新理念新精神新法律新制度。在农产品质量安全课程设置方面,进一步明晰定位、打造精品。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教学研究方面,要在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上下功夫。三是要克服困难,集聚众力、精心组织。持续推进这项工作,部级层面要建立定期调度机制,动态了解掌握各高校工作进展情况。试点高校内部要健全教务部门或涉农综合学院牵头、相关学院参与的工作机制。另外是加强对接服务,结合进校园活动中试点高校的需求、问题、困难,建立清单台账,尽力协调解决。同时,在经费支持方面,要拓宽思路,争取多方面的支持。


致辞讲话


3.jpg

浙江农林大学书记朱斌对出席会议的来宾致以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问候。浙江农林大学是以农林、生物、环境学科为特色,涵盖九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近年来,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开设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通识类课程21门,专业课程76余门,出版相关教材25部,覆盖7个学院21个专业。接下来,学校将认真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新理念、新制度、新需求快速融入涉农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中,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课程建设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4.jpg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杨大海对出席此次会议的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近年来,浙江全面落实农业农村部部署要求,坚持以制度创新谋篇布局,以要素保障夯基固本,以专项治理攻坚克难,以智慧监管赋能增效,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举措。杨大海表示,高校是培养农产品生产、检验检测、质量监管、科技创新人才的主阵地。下一步,将认真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与省内高校协同合作,积极支持高校开展课题研究、教材编写、课程开设等试点,推动浙江在农产品质量安全课程进大学校园工作方面走在前、出经验、作示范,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更多浙江探索,贡献更多浙江力量。


汇报发言


会上,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书记高晓波,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副院长陈云,河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房建恩,延边大学农学院副院长朴政玉,成都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副书记李云成,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专业负责人周宜洁等首批试点高校代表发言,介绍农产品质量安全课程进校园做法和成效。

5.jpg

6.jpg

7.jpg

自今年1月农产品质量安全课程进大学校园工作启动以来,13所首批试点高校高度重视,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课程纳入重点教学任务,组织专门师资队伍,优化修订课程教材,把“四个最严”要求、禁限用药物名录、农兽药残留限量标准等农产品质量安全新精神新理念新要求体现到授课内容中,采取微专业、实践课、专家讲座等多种方式传授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受到了试点高校师生、相关监督检测机构和用人企业等的广泛欢迎和肯定。

同时,浙江农林大学教务处处长郭建忠,贵州大学农学院副主任李荣玉,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分析测试中心副主任张井作为第二批申请的高校代表,介绍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课程进校园的工作考虑。活动中,相关高校交流了进校园工作进展成效和经验做法。大家一致认为,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课程进大学校园,有利于加强高校教育和农业生产、质量安全监管实际的有机衔接,有利于专业化高素质人才培养,是破解农兽药残留超标问题、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的有效举措,必须抓紧抓好。


座谈研讨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质量安全监管处处长汪佑福,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质量安全监管处处长刘映芳,贵州省农业农村厅质量安全监管处处长蔡兴洪,河北省农业农村厅质量安全监管局局长王学彬,湖南省农业农村厅质量安全监管处二级调研员杨韶红,云南省农业农村厅质量安全监管处处长陈冬冬等省厅代表,一致认为农产品质量安全课程进校园有利于将高校教育和农业生产、质量安全监管实践有效衔接,对于地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提升,创新人才培育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参会省厅代表表示,下一步将为高校在教材制修订、实践教学基地、校外实训平台、经费保障方面提供支持。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中心主任钱永忠,部质量安全中心总农艺师孔巍,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副主任陈兆云等部属事业单位负责同志表示将从自身的主责主业出发,结合部监管司要求,全力提供新利网络娱乐场开户注册 专家、重点平台、实践岗位等各类资源条件支持,并组织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提高试点高校师生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认识,营造社会关心、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