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蔡青 孙涛 记者胡毅 发自湖北)近日,李女士在百大鲜生洪广市集买了把芹菜,用手机扫描小票上的二维码,这把芹菜的批发商营业执照、手机号码及自我承诺信息等均有显示。“买把菜能查到‘体检报告’,回家吃起来就放心多了。”李女士说。
来自湖北省武汉市市场监管局信息显示,目前武汉已建成并运行食用农产品食品安全信息追溯体系,覆盖全市6家农批市场、9家连锁超市、4家生鲜电商及60余家农贸市场,蔬菜(含人工种植的食用菌)、水果、茶鲜叶、畜禽肉、禽蛋、养殖水产品等6大类产品。市民买菜扫个码基本可实现“信息可追溯、产地可查询、安全有保障”。
连日来,记者多路探访武汉市“菜篮子”流通环节,了解食品安全如何实现扫码追溯。
进入农批市场,安全信息就开始收集、赋码。眼下正是腌制鱼肉的季节,前往白沙州农副产品批发大市场批发鱼的采购商排起了长队。扫描商行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码”后,商行和鱼类信息便能显示出来。
据市场负责人介绍,市场300多家批发商户都公示有包含经营户、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检验检测等在内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码”。其中,食用农产品从入场时就开始查验、收集质量安全信息,每日更新,并聚合到“武汉市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印制在产品批发出去的“销售一票通”上,进入集贸市场、餐饮店都可以查得到。
据了解,全市目前6家农批市场供应武汉市场八成以上肉菜,1454家经营户全部“一户一码”。这就意味着给市民“菜篮子”大部分肉菜上了安全“身份证”。
肉菜进入集贸市场,价签扫码可追溯。在百大鲜生洪广市集内,130多家摊位销售的食用农产品,均可打印出带有追溯码的价签,若不能提供当日进货票据和食品安全信息二维码的,不得开门营业。
市市场监管局食品流通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营户在批发市场进货时,应主动索取并留存“销售一票通”。目前,全市60余家农贸市场已实现查验和票据留存。而农贸市场经销农民自产自销、无法提供承诺达标合格证或检测合格证明的食用农产品,市场方则要开展抽样快检,检测结果在市场内公示。
超市、生鲜电商自建追溯体系,未来实现“一码通行”。在汉口黄孝河路中百仓储店内,醒目处均张贴有食品安全信息追溯二维码“先扫鲜知道”,顾客只需几秒钟便能扫出商品的溯源信息。
2024年10月,中百仓储建成了食用农产品食品安全信息追溯体系,所有进场商品都要查验并留存进货凭证和承诺达标合格证,归集成食品安全信息二维码,方便消费者追溯查询。
据了解,除连锁超市外,武汉生鲜电商如小象超市、朴朴也建立了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系统,通过App上相关链接可查询追溯。
武汉市市场监管局食品流通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一年多的建设,武汉食用农产品食品安全信息追溯体系基本实现了流通环节全覆盖。未来,还将整合现有的农批市场到农贸市场、连锁超市、食品电商追溯系统,搭建全市统一的食用农产品信息追溯平台,一码通行,并实现食品安全数据实时上传和线上实时监管,最大限度保障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