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2024企业家博鳌论坛”举办期间,由新华社品牌工作办公室、瞭望周刊社主办的“中国青少年营养健康素养提升”课题研讨会同期举办。与会专家认为,针对青少年群体推广食育教育非常重要,有助于培养健康饮食习惯。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持续改善,但超重肥胖、近视、龋齿、慢性病低龄化等问题愈加突出,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原国家质检总局总工程师刘兆彬认为,通过食育教育,青少年能够更好地认知食品来源,判断食品营养价值,确保饮食多样性,培养健康习惯。要不断创新教育方法,同时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追踪评估食育教育的长期效果。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司原司长、全国食品质量控制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马纯良建议,不断完善青少年营养健康食品的标准,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营养价值,食品标签和包装也要清晰、易懂地展示生产信息。
“青少年营养健康素养的提高不仅需要知识的普及,更需要学校、教育卫生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系统性支持。”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原一级巡视员李泰然认为,目前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对学生营养健康饮食的重视度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应确保学校食堂提供符合相关营养健康标准的餐饮。(吴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