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长沙开福区:全面标准化助力长者幸福“食”光

2024-12-30 08:51来源:中国民政 编辑:陈钊琦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民政局以标准化建设为契机,在老年助餐方面,着力扩大服务半径、提升服务质效开创长者助餐服务新局面。

统一建设标准,老年食堂拓展为社区客厅。制定《长沙市开福区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老年餐桌建设推进方案》,明确扩大老年助餐、配送餐服务范围,按照“15分钟服务圈”合理布局,以社区服务设施建设一批、养老机构延伸一批、市场主体投资一批、社会组织提供一批的方式推动老年食堂建设。调配辖区内餐饮、养老企业等专业资源,引导建设一批示范性老年食堂项目,推动品牌化、连锁化、标准化发展。全区老年食堂及助餐点按照“后厨可观、食材可溯、安全可查、送餐可及、质量可评”原则进行规范建设,统一标识标牌,科学设计餐饮服务动线,对场地进行合理布局,改善就餐环境。此外,充分延伸服务链条,结合养老服务站点各项资源,实现在非就餐时间“一桌多用”,开展知识讲座、健康咨询、文化娱乐、社交互动等各类活动,让餐桌同时成为书桌、茶桌、棋牌桌。截至2024年11月底,全区共建成老年食堂22个、智慧餐厅2个,具备老年助餐服务功能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24个,享受政府就餐补贴老年人达2万余名,累计提供助餐服务30余万人次、开展各类活动3000余场次。

统一服务标准,传统菜单升级为智慧食谱。聚焦城乡统筹、服务可及、长期发展,建立“建设补助+运营补助+用餐补贴”三补机制,累计投入相关资金210余万元,探索形成“老年食堂+社区助餐点”网格化模式、“企业食堂”共享模式等多类型的助餐模式,让老年人吃得起、市场主体愿意办。引进智慧食堂系统,打造“按克称重、自助选餐”智慧营养餐厅,系统收集和分析长者的血糖水平、血压、过敏原信息等健康数据,结合营养师的建议,根据饮食习惯和健康状况“精准画像”,推荐个性化就餐点。在用户端,采用刷脸支付简化结算过程,提升餐饮效率和用餐体验;在结算端,为每个就餐点配置智能终端设备,实现老年人手机端预约下单、配送员按地址送达,同时统一定制上门送餐保温餐盒,将个性化餐饮配送到居家老年人手中,延伸老年助餐服务链条。

统一管理标准,单线发力转变为齐抓共管。对标《长沙市老年助餐服务实施方案》,联合发展改革、市场监督管理、消防等部门,运用资质准入等规制工具,从餐饮资质、备案管理、安全监管等方面严格筛选助餐服务提供方,确保配餐食品安全。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严格落实食品安全、食品价格、营业时间、食品营养、卫生等级“五公示”制度,对老年食堂采购、储存、加工烹饪、餐具工具清洗消毒、从业人员健康等进行标准化管理。推动老年食堂适老化改造,加大“明厨亮灶”建设力度,按照《民政服务机构安全检查标准手册》要求,定期会同消防、财政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强化食品安全、消防安全、资金安全、应急处置等综合监管。科学制定服务质量评价指标,就菜品质量、服务态度、送餐触达等方面定期开展服务质量测评,将测评结果与财政补贴、政策支持等挂钩,倒逼服务质量优化升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