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铜仁市思南县凉水井镇丰云村在林下培育种植的400余亩红托竹荪出菇了,村民们正忙着采收上市。走进丰云村红托竹荪种植基地,茂密的林下,三三两两的村民分散在基地忙着采摘竹荪。工人们用手小心翼翼地扒开覆盖的枝叶,一个个竹荪蛋就露了出来,有的已经破壳长成穿着“裙子”的竹荪。村民们忙着将成熟的竹荪采摘下来,放入篮筐,运送到工棚内进行分拣、清理、烘烤,大家井然有序地忙碌着。
红托竹荪的采摘时效很短,每天的早晨6时至10时是采摘的“黄金时间”。随着温度的升高,竹荪生长速度开始加快,散裙后的竹荪如披着一层薄薄的网状白纱,极不易采摘。为了保证竹荪的完整度,每天要赶在竹荪还未散裙前完成采摘,所以基地需要大量劳动力,每天都有50余人在忙着采摘竹荪,这样的繁忙景象将持续到10月底。
红托竹荪种植基地工人李翠碧说:“我们到这里来采摘竹荪,收入还不错,每天有一百多元钱,多劳多得。”
红托竹荪历来都被认为是“菌中皇后”,具有鲜美的口味和丰富的营养成分,近年来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
据了解,丰云村红托竹荪种植基地采取“平台公司+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推行企业五保合一模式,即保供种、保技术、保产量、保单价、保订单。基地可种植100万棒红托竹荪,按每棒产200克鲜竹荪,80元每公斤计算,总产量预计达20万公斤,总产值可达1600万元,利润将达300多万元。
红托竹荪种植基地负责人冉良茂说:“我们的日均产量为1200斤左右新鲜竹荪,工人每天最少有40人,所有的产品都由贵州丰云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来收购,不愁销路。”
据了解,丰云村平均海拔730米,林地3623亩,森林覆盖率达78.89%。丰富的森林资源、独特的气候、适中的海拔,为当地发展林下经济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通过发展林下种植红托竹荪,将林下产业和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既利用起了闲置的山林,同时也给当地及周边的群众带来就业的机会,实现了生态和社会效益双赢。
凉水井镇丰云村党支部书记陶明波说:“为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我们村充分利用森林资源优势,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发展林下经济,现种植了红托竹荪300亩,建有烘干房、保鲜房、储藏房。红托竹荪产业为村里留守人群提供了在家门口务工挣钱的机会,今年以来,群众务工达4000余人次。下一步,我们将扩大种植规模,加强群众种、采红托竹荪技术的培训,将红托竹荪产业建成村里的主导产业。”
近年来,凉水井镇通过不断探索产业发展新路,依托辖区国家储备林项目,把林地盘活,在林下种植竹荪,发展“短、平、快”产业,实现群众增收和生态保护双丰收,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吴传娟 姚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