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地的垃圾、随处堆放的杂物、让人不舒服的各种气味,采购的人们无奈只有踮着脚尖、屏住呼吸穿梭其间……曾几何时,这是菜市场给人固有的印象,这里似乎是个与现代文明进步相差甚远的地方。随着市民生活环境的逐渐提升,对一个文明、干净的“菜篮子”的需求也逐渐提上了日程。市民对于“文明城市”最贴近的感受,无疑就在天天都要光顾的菜市场这样的场所。
在桂林,随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不断深入,凭借城市文明发展的助推,我们身边的不少菜市场告别了脏乱差,实现了堪称华丽的转变,让普通百姓切身感受到“文明之光”的照耀。
告别脏乱差,传统农贸市场形象焕然一新
“我在芦笛路附近住了几十年,也在芦笛菜市买了几十年的菜,过去真的是很怕踏进菜市场,污水、垃圾和杂物给人的感觉特别压抑,我们都不敢带小孩去菜市场。”近日,在芦笛市场买菜的邓阿姨告诉记者,近几年内,芦笛市场发生了不小的变化,首先菜市场的空间宽阔了,摊位也变得十分规范,而且地面有了光彩,再也不会给人造成压抑的感觉。
“今天的肉很新鲜呀,麻烦你把这块肉称一称,然后帮我剁碎,我要拿回家煮给小孩子吃。”“好的,请稍等。”在芦笛菜市卖肉的摊位上,摊主给顾客看完秤以后,麻利地剁起了猪肉。顾客一边等待,一边跟摊主闲聊了起来。
购物环境像超市的家乐市场
“我在这里卖了十几年肉,过去在菜市场里经常会发生客人和摊主争吵的情况,有些客人觉得肉不够新鲜,还有客人觉得摊主的服务态度不好。自从菜市场改造以后,我们卖的猪肉每天都会经过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检查,而且市场管理方还会组织我们开会学习文明行为习惯。现在顾客很信任我们卖东西,而且大多数人还和摊主的关系处得十分融洽。”摊主胡阿姨告诉记者,自从参加过学习以后,市场里一些摊主讲粗话和不耐烦的现象没有了,以前有一些人热天光着膀子在市场内打牌,现在也自觉改了,感觉市场里的氛围越来越好了。
记者采访时正值中午,市场内经营蔬菜、肉类、水果、烧卤等摊位前,大家都不紧不慢地挑选着自己心仪的菜品,不少市民纷纷对记者表示改造后的市场空间和摊位布局十分合理,给人一种“敞亮”的感觉。“2014年以来,全市在开展创城工作中对许多菜市进行了升级改造,我们芦笛菜市也利用这一契机,更换了生锈的市场顶棚,还采用明瓦获取自然光的方式替代了原先昏暗的灯泡照明,菜市内的环境得到了整体革新。”
市市场开发服务中心北区物业管理处芦笛所所长蒙军说,不仅如此,他们还对市场进行了分类布局,将原来的排水明沟改成暗沟,并对鱼行的排水进行了专门处理,改善了地面积水问题,改造后的市场给经营户营造了良好的经营环境,也给居民提供了干净的采购场所。走出菜市场,记者发现菜市场外围的商户自觉遵守着不超摊、无占道的规定,以前的流动商贩也在市场管理方和叠彩工商的统一安排下,进行了划区“安置”,菜市场周围车辆停放整齐,市场周边的秩序整体和谐了许多。
家乐市场已经实现了市场监控全覆盖
“我们每天都会对芦笛市场以及周边进行巡逻检查。从现在的情况来说,几乎不会发生什么冲突,摊贩的素质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升,我们的工作环境也变‘好’了许多。”叠彩城管大队芦笛中队唐队长笑着说。在叠彩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该局分管领导告诉记者,该局一直以来都以绩效管理促进市场监督管理工作,强调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一致性,形成了市场监管主动作为的积极氛围。
“我们除了对日常的经营行为和质量、价格以及计量器具进行依法监管以外,还会针对市场内的不文明现象,联合公安、城管等多部门进行网格化和联合执法,做到辖区内全覆盖。”该分管领导介绍说,在创全国文明城市“全市一盘棋”的大格局下,不仅要实现市场的法制环境和经营环境提升,还要对市场管理和经营行为进行整体提升,所以,该局不仅和市场经营者签订了创建全国文明城承诺书,还通过公众号推送《致广大经营户的一封信》,规范文明经商的行为准则,使创城工作深入人心,努力营造出全民参与、人人创城的良好氛围。
高标准改造加数字化管理,老市场变得像“超市”
“菜市场的优点就在于它东西齐全、价格实惠,但相比超市来说环境确实差了一些,一般我都喜欢到超市采购食品。有一次,我跟几个朋友购买烧烤材料时,无意间发现家乐市场的环境变得很好了,安全和服务方面也都做得很细致,所以就常来了。”家住家乐市场附近的“90后”姑娘小辛说。记者了解到,家乐市场是2002年在原三里店市场的基础上改造而成,2013年,该市场的改造提升纳入城市项目建设“3322”十大重点工程,改造建筑面积4752平方米,改建摊位430多个,累计投入资金340万元,为周围10余万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副食品供应,也是我市市区内较早实现“农+超”经营模式的菜市场之一。
康先生经营的小型生活超市一角
“我们在市场入口处设置了一块信息公示屏,多个职能部门的监管信息每天滚动播出,还会有消费投诉处理情况、市场内衡器的检测结果、生活必需品价格走势分析报告等等,让每一个来购物的消费者都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最新、最快的消费资讯。”家乐市场管理处经理陈桂英介绍说,除此之外,还有经营户的诚信情况公示,通过信用公示,促使经营户自律,鼓励守法经营和诚信经营。而且,记者了解到该信息服务平台还会公布市场监管局的投诉电话以及微信、微博等多种投诉方式,消费者只需扫一下屏幕下方的二维码,就可以在现场第一时间进行消费维权。
改造后的家乐市场标识明显,在统一的节能灯光下,摊档整齐划一,给人的感觉十分整洁有序。记者在现场看到,市场内的烧卤熟食摊位实现了密封环境下经营,摊主们都按要求做到穿干净工作服、戴帽子、口罩、手套,持有效健康证明上岗。
“以前我们的摊位就在马路边,大家都认为不过是加工点熟食来卖而已,专门办理健康证明很麻烦,所以十分抵触,后来我们的经营环境变得越来越好,大家也自然而然意识到了食品安全和清洁卫生的重要性,自觉办理了健康证明。”家乐市场内销售熟食的何大姐告诉记者,现在大家不单单会注重食物的安全卫生,还会主动收拾好自己摊位的垃圾,再统一由市场进行处理,如今,前来买菜的顾客可以在菜市场体验“超市”一样的感觉。
市民在芦笛菜市买菜。芦笛菜市经过改造提升,环境干净整洁,管理有序,让前来购物的市民感觉很舒心
“为便于对市场进行精细化管理,确保全天候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的服务,我们在市场周边、所有出入口和行段交叉处共设置了17个高清摄像头,基本涵盖了市场各个区域。”在市场内的监控室里,陈桂英告诉记者,配合视频监控,市场管理处还建立了网格化管理制度,通过监控视频掌控整个市场的经营、安全等状况。目前,该监控系统已接入七星区数字指挥中心,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了公安、城管等多个部门共享,各职能部门都可以通过远程监控对市场进行实时监管。
“七星区自2018年以来成立了‘创文复卫’集贸市场长效监管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协调七星区集贸市场监管工作,并成立以区领导带队的集贸市场督察组,按照集贸市场检查标准,定期对集贸市场进行督查,建立创建工作定期汇报和通报制度,督促工作落实。”七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该区还针对20个市场建立了20个大网格,在区政府分管领导的直接领导下,实行基层网格化管理,各部门网点责任人通力合作、加强协调,推动了各项整治工作的有序开展。
陈桂英表示,家乐市场的升级改造工作按照“改造、完善、提升”三部曲进行,在工商、市容、食药监等多部门共同帮助下,实现了华丽“变身”。下一步,家乐市场还将把先进的数字化管理系统打造成家乐市场值得骄傲的名片。
新面孔出现,小型“生鲜超市”或成为市场发展新思路
采访中,记者还注意到,现在很多居民小区附近都出现了一些小型“生鲜超市”。区别于传统意义的超市,它们往往面积比较小,主要满足所在居民小区的日常菜篮子采购需要,带给居民们更为便捷的采购体验。“我们小区附近没有菜市场,以前家里缺一瓣蒜都觉得很麻烦。现在你看,我们只要走出小区门口,就可以买到想要的菜,真的十分方便。”在秀峰区,家住广源国际社区的邓大姐告诉记者,以前大家都期待小区附近能有菜市,但城市规划建设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像这样的小型生活超市一方面可以解居民买菜购物的燃眉之急,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将来的市场规划提供一点借鉴作用。
“我们这个超市的定位就是服务一个小区或者社区的居民,主要以经营粮油蔬菜等为主,而且我们有专门的采购员负责第一时间采购新鲜蔬菜和放心粮油,在服务上,不管顾客购买多少钱的东西,我们都可以送货上门。”广源国际社区附近的小型生活超市老板康先生告诉记者,他的超市才经营了几个月,就已经跟小区里很多顾客成为了朋友,大家来买东西都感觉很温馨。
上午9点,记者在康先生的生活超市内看到,前来采购的居民不下数十人,大家都表示这样的生活超市基本能满足家庭日常采购需要,而且遇到特殊情况,还可以跟超市老板“订购”商品,质量也可以放心。“目前我们还只是经营一些较为传统的菜品,下一步我们还想扩大经营范围,从海鲜、特产等方面入手,争取能让居民们体验到更大的便利。”康先生说。
记者通过网络查阅资料了解到,在许多城市,以农贸市场与连锁超市为主导的日用品食品销售格局正在被慢慢打破,社区生鲜超市、连锁小超市这种更为便利的商业主体开始成为前两者的补充。在桂林,这种新型的模式已经在不少居民生活区出现,特别是在广源国际社区这样周边未配备农贸市场或菜市的生活区,尤其受到居民的欢迎。
随着人们对购物便利性的进一步追求,社区生鲜超市这样的“邻居”无疑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和青睐。“我们对这种新型的销售模式是鼓励和支持的,在正确引导其发展的同时,也会按照标准对其销售的商品质量进行严格检查和监管,确保这种经营模式健康发展的同时,也把好居民生活的安全关。”秀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刘健 韦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