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自动化育秧生产线正不停运转,经过播施底土、喷淋给水、播撒种子、覆盖浮土后,稻秧通过传输轨道被一盘盘送至棚内,由稻农整齐摆放在土地上,4月11日上午,省城晋源区晋祠镇花塔村育秧大棚内,育秧生产线旁的稻农正有条不紊地分工作业,育秧技术是太原市首次大规模采用机械自动育秧生产的新技术,意味着晋祠大米标准化生产迈出了关键一步,为晋祠水稻生产增收带来新希望。
育秧大棚
机械化水稻育秧比人工效率提高近30倍
春暖花开,又到一年育秧时。育秧是水稻生产的关键环节,秧苗的好坏直接影响水稻在田间的生长速度和秋后的产量。
春种一粒粟,并不那么简单,育秧的农民必须经验丰富,先要用杀菌剂浸种消毒2次,以杀死种子中的病菌,提高种子发芽率;设备育秧时,要提前调试设备使托盘内底土厚度控制在2公分,覆土厚度控制在1公分左右,底土使用富含营养、pH值在6—6.5区间的基质,确保出苗率达到99%以上;育秧期间要及时补水、通风,调节棚内温度保持在15℃—30℃,为秧苗生长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为满足秧苗生长所需,育秧期要分3次补给营养,除播施基质提供营养外,育秧20天左右要将复合肥稀释喷淋补充营养,插秧前加大浓度再次喷淋,才能培育出壮苗、好苗、健康苗。
对比机械化水稻大棚育秧技术优点,有着45年水稻种植经验的花塔村村委副主任任福贵,感受深刻,“以往水育秧时30多人一天只能育秧15亩,去年试用机械化育秧后十来个人就可以育150亩左右秧苗,育秧效率提高了将近30倍,由于大棚育秧不受时候季节影响,可精准控制调整秧苗的生长速度,一般情况下一周时间秧苗就会出土1公分,40天左右就可以插秧了。同时机械化大棚育秧显著降低了秧苗的感病率,插秧后成活率可提高到95%,并且机械育出的大棚秧苗插秧时不用进行二次换苗,秧苗返青生长速度加快,水稻亩产量也由原来的800斤上升至1200斤。机械化水稻大棚育秧省时省力,成本低产量高,为我们稻农带来了新希望。”
政府扶持帮助今年晋祠大米计划再增种1000亩
晋祠大米享誉三晋,有3300多年的种植史,素有“北米之最、皇家贡品”之称。四季分明的气候,黑色弱碱性有机土壤及低温恒定、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的晋祠难老泉水,共同造就了晋祠大米质色褐而透明、性软而韧、味香而甜的独特品质,成就了其在太原农耕史上的荣耀和在太原农耕文化中的品牌地位。
今年以来,太原市晋源区委区政府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按照“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植、产业化发展、集约化经营、品牌化打造”的思路,以良种为核心,以良法为手段,以良田为基础,通过加大资金、技术、管理、设备扶持力度,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振兴晋祠大米品牌,推动晋祠大米提质增效。
培育新品种、推广新技术、施用有机肥;加大水源地保护,完善灌溉水渠、田间道路配套建设,推广机械化作业生产;聘请农业专家,科学进行田间管理;统一现代化加工、包装,全面实施晋祠大米质量标准化生产,极大调动稻农种植积极性,计划今年再增加1000亩种植面积。
“在政府的扶持帮助下,我们村成立了晋祠大米股份经济合作社,购买自动化育苗、插秧、收割机械,投资200万建立晋祠大米加工厂,建起占地30亩的温室大棚育秧基地,实现了从育秧、插秧、田间管理、收割、加工一体化的全时段、全过程标准化生产体系。下一步,我们将围绕稻作、农作文化打造农耕文化博物馆,开展春夏插秧、暑期游学、金秋共享丰收喜庆等亲子体验游、研学游、旅居游等活动,使乡村田园更有魅力,晋祠稻田文化更受欢迎,让稻田公园成为集农业生产、农耕体验、科普教育、旅游观光、休闲康养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田园综合体。”花塔村党支部书记何建平说道。(赵晋燕 马立明 杨润德 王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