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曲靖市富源县在拓展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渠道上下功夫,选准路子、开好方子,建立健全领导、增收、分配三项机制,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创收增益。
墨红镇满地金辣椒基地
健全“4”级领导机制“选路子”。富源县充分发挥县乡村组四级党组织、经济合作组织等作用,有组织、有规模,多渠道整合、多元化发展。县级层面,充分整合发改、国土、住建、交通、农业、财政等部门资源,梳理出25条发展集体经济项目政策,发挥县级扶贫开发公司作用,整合资金2亿余元,布局生猪养殖和软籽石榴种植两大品牌产业。乡镇层面,坚持一镇一产业,因地制宜引导发展辣椒、魔芋、黄桃、山药等订单农业。后所、墨红等乡镇发展辣椒种植2.5万亩;富村镇、十八连山镇、老厂镇等发展山药、魔芋种植1.6万亩。村级层面,坚持一村一特色,各村(社区)结合自然条件、经济基础、资源状况等,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特色产业优势,走出了各具特色的发展增收路子。黄泥河镇五乐社区通过为华能滇东电厂开展运输服务,实现集体经济年收入14万元;大河镇白马村通过建设农业生态庄园,实现集体经济年收入20万元;胜境街道四屯社区依托县工业园区,成立劳务派遣公司,年收入30万元。小组层面,充分发挥小组党支部作用,通过土地流转、规模种植等方式拓展小组集体经济。黄泥河镇发祥村委会新发村民小组成立村民小组合作社,引进云南农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400多万元,实施农业文化旅游项目推动小组集体经济创收,实现全民入股,建立牢固的利益联结机制;后所镇栗树坪村委会小落冲村民小组流转土地100亩,种植山药100亩促进村集体经济和村民互利共赢。
突出“6”类发展机制“开方子”。富源县探索出6类发展模式。异地置业,实行抱团发展。整合22个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产业扶持资金1050万元,采取异地置业的方式在中安街道寨子口连片种植魔芋,2019年、2020年22个村(社区)的集体经济均达5万元。以强带弱,建立产业联盟。墨红镇加克村与云南省满地金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在村集体经济创收的基础上,与周边村建立产业联盟,连片发展辣椒种植产业,拓展村集体增收渠道。自主发展壮大。富村镇积极整合软籽石榴种植项目,在新厂村进行集中种植,自主管理经营,形成聚群效应,与全镇21个村(社区)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实现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和贫困群众分红;富村镇大凹子村利用沪滇合作项目整合资金190余万元发展食用菌种植。租赁开发,盘活固定资产。中安街道东门社区、胜境街道外山口社区盘活临街商铺门面,实现社区及居民小组集体经济均得到发展;大河镇黄泥村通过出租集体蔬菜大棚,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4万元;后所镇栗树坪村将原厂房出租,收取租金2万元。推动入股合作,实现“三资”“三变”;竹园镇现鸡田村流转土地300亩种植中药材,按每亩每年100元收益,创收集体经济3万元;后所镇老牛场、阿依诺等村通过入股生猪养殖,壮大村集体经济。挖掘红色资源,推动服务创收。墨红镇普冲村改造村级活动场所建成普冲红色文化教育基地,通过提供优质服务实现集体经济创收。
落实“433”分配机制“鼓袋子”。富源县在集体经济收入分配使用上下功夫,建立健全收益分配机制。落实“433”增动力。坚持“集体经济使用群众说了算”的原则,明确村集体经济收益在3万元以上的村(社区),收益超出3万元部分按公益金不低于40%、风险防控积累金不低于30%、村(社区)干部创收奖励金不高于30%的标准进行分配。开展“争星夺旗”给扶持。积极开展“星级户”“达标组”“红旗村”创评,从产业扶持方面优先安排,从集体经济收益分配公益金部分给予补助,对村组干部从集体经济收益分配中村组干部奖励部分给予奖励。对获得2面以上红旗的村,按每个50万元的标准给予产业资金扶持。整顿“软弱涣散”压担子。从2019年起,对确定的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按照每个村50万元的标准扶持发展集体经济项目,创收后由乡(镇、街道)进行严格考核,将分配情况与整顿效果结合起来,压实整顿工作责任,提高综合整顿成效。(邓成斌 孙稳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