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强省。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物质基础,是守住粮食安全底线的必由之路,是扎实做好乡村产业兴旺的应有之义。
充分用好立体生态资源禀赋,走生态价值实现之路。山地最大的潜在比较优势在生态特色。生态特色产业具有“特色”的绿色生产力基础,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地方的贵州特色农业。修文猕猴桃、织金竹荪、桐梓竹笋等地方优势特色农业都是充分用好自身生态资源禀赋代表。立足于贵州生态特色、成长最快、最具典型代表的当属刺梨产业。目前,贵州刺梨种植面积210万亩,居全国首位,2021年实现产值111.64亿元。
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走技术与符合山地特征的农业装备密集型发展之路。切实解决技术瓶颈,提高科研资金配置效率;夯实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生产韧性和土地生产率;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业智慧化水平和抵御各类自然灾害的风险能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加快山地农业机械推广使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把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资金链等四链高度融合,走农产品工业化发展之路。分工本地化延长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是高效的源泉。价值链本地化联合多个生产主体的核心竞争力,既有助于发挥本地不同要素禀赋比较优势,又有利于降低产品生产的边际成本、发挥规模效应。创新链本地化提升产业发展自生能力,是特色高效农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第一动力,只有不断创新,才有可能走在市场的前列。资金链本地化充分释放金融的协同能力是发展的重要支持,有利于有效化解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企业资金供求困境。
融入新发展格局,走黔货出山之路。贵州山地具有较丰富的生态资源、农耕文化资源、劳动力资源,要根据这些比较优势,围绕农产品进行有序规划和开发,重视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打造完整的供应链,促进构建农产品生产、销售的利益共同体,借助物流渠道,融入全省、全国乃至全球产业链。同时,根据山地农业发展需求解决物流运输“最后一公里”的难题,让先进的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投入市场、覆盖市场、服务市场,最大限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提升市场机制资源配置效率。
推进乡村振兴,走富民富村之路。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之本,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核心。贵州山地农业受地形地貌的限制,难以进行大型机械化生产,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发展需要依靠农民、发展农民。要探索出适合各地的山地农业生产经验模式,化解乡村农业生产困境,带动当地农户助力乡村产业兴旺,最终实现山地农业的高质量发展。(熊德斌 陈君怡)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本文系省教育厅项目“贵州县域经济融入新发展格局:历史经验与实现路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