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 中国食品安全网

站内搜 索

食安文化

从入口到入心 莆阳美食烹出千年文化韵味

2023-01-03 11:22:52 来源:福建日报编辑:郑添元
摘要:日前,世界妈祖文化论坛·莆阳文化雅集在湄洲岛举行。该活动共分六个篇章,在美轮美奂的声光影衬托下,呈现十二道莆阳名菜丰富外表和内涵,在视听味三重盛宴中,与会嘉宾沉浸式体验“舌尖上的莆田”。

莆仙风味,飨宴四方;文化雅集,余韵悠长。

日前,由莆田市人民政府主办,莆田市食品产业领导小组、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承办,莆田市食品新利网络娱乐场开户注册 协会、莆田市餐饮烹饪协会协办的世界妈祖文化论坛·莆阳文化雅集在湄洲岛举行。雅集活动是以“壶山兰水福鲍平安”为主题,在莆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人水和谐”的发展理念下,以山水为灵感,以传统文化为表达方向,以莆田名菜为核心体现方式展开的一次别样的莆阳文化“寻味”之旅。

琴茶交融,共浴清音。“壶山兰水福鲍平安”莆阳文化雅集活动,共分《山水序》《尤见初心》《愉见其乐》《凝香归一》《水天一色》《和》六个篇章,现场在“十二道莆仙名菜”唯美生动的视频下,穿插融入古琴、文枕琴等乐器演奏,名曲欣赏和莆仙戏表演,巧妙融合自然山水之音、文化雅致意境,在美轮美奂的声光影衬托下,呈现十二道莆阳名菜丰富外表和内涵,在视听味三重盛宴中,与会嘉宾沉浸式体验“舌尖上的莆田”。

一城一味,一味一食,均是情怀。饮食文化既是延续一座城市记忆的载体之一,也是跨越时空的另类历史。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当前,莆田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各项事业创新发展的生动实践,奋力打造莆田食品千亿产业。“通过构建品牌文化,让莆仙名菜充满市场竞争活力;塑造城市文化品格,聚力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让‘文化雅集’成为莆田又一张文化名片,让莆田成为一座美食之城。”莆田市政协主席、市食品产业发展暨招商工作专项领导小组组长沈萌芽寄语道。

食物背后万千故乡

雅集共赏,秀色同飨。

十二道美食,藏着十二时辰的百姓烟火和四季轮回,年复一年写就了莆阳地方风土与人情。

莆田素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的美誉,一道“邹鲁余香”(子鱼)将人们的思绪带回千年前的“状元廷对”现场。宋高宗绍兴八年,莆田举子黄公度高中状元。殿对时,高宗皇帝问他:卿土何奇?黄公度答:披锦黄雀美,通印子鱼肥;榜眼陈俊卿答: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

一则古训兴起一座名邦。莆仕的重教理念,让历代仕子们在“地瘦”里共同兴起一座“进士之乡”。而卿土何奇的另一个作答背后则是鱼米莆阳的侧写。“闽中岂不好,莆中况多儒。其山有丹荔,其水有子鱼”“入市子鱼贵,堆盘牡蛎鲜”等诗句都还原千百年来莆田有山有水的人文地理经纬。

一道“大方无隅”(焖豆腐)让人感受到莆阳美食文化所带来的时光温度。一方豆腐融百味,越是平常之物,越能变幻出万般滋味。传说源于宋代涵江郭氏家的“孝子羹”,为了照顾年迈牙口不好的母亲,就用鲜豆腐为主料,佐以当地特产干贝、海蛎、虾仁和香菇,五花肉丝等配料,慢火焖熬而成。郭氏的孝心受到皇帝的褒奖,焖豆腐也由此在莆田流传开来。

一道“莺歌燕舞”(莆田扁食),形似春燕并以之命名的美食,千年来温暖着游子梦想的征途,引燃了“以文化民、以文兴莆”的史诗。相传,宋代莆田西天尾梯云斋(澄渚书堂)每天坚持做一件事:晚上为师生们准备一碗“肉包肉”的扁食,再用书院旁“慧泉井”的甘泉煮成可口的汤食。在特制美食的滋养下,师生操经文纬武之质,修至诚明理之德,书院走出十几名进士,澄渚村因而留下了“甲科世第,七叶联芳”的佳话。

不论是雅集上华盖如意(红菇章鱼汤)、福鲍平安(南日鲍)、千帆鸣阳(香螺)、久洁清风(九节虾)的海鲜,还是焖豆腐上的虾仁、妈祖面上的紫菜、卤面里的虾干,莆阳人家的餐桌上总离不开那道熟悉的“海味”。东南沿海纯净的水体和活跃的洋流造就了莆田人的海洋饮食文化,正是凭借着这熟悉的“海味”,莆田人也从大海身上习得走南闯北的冒险精神和敢为人先的勇气,从而开启寻梦天涯的征途。

同个故乡,千般味道,万种乡愁。据统计,莆田市共有海外华侨华人150万人,港澳同胞13万人,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妈祖文化在全世界更是有着三亿多的敬仰者,无论是远在他乡的游子还是一座城市的旅人,循着记忆里的熟悉味道便可以告慰心灵。

把故乡味道打包带到新加坡的莆田籍华侨方志忠,凭借对食材品质的坚持和传统烹饪精髓的传承,把“莆田”餐厅开满国内外,被评为“米其林一星餐厅”,成为新加坡有史以来第一批荣获此殊荣的本地餐厅之一,莆田卤面、蒜蓉蒸虾、百秒黄花鱼、江口牡蛎汤、水晶猪蹄冻等地道的莆田名小吃,得以发扬。

无论是一份古法荔枝肉、一碗焖豆腐,还是一碗妈祖长寿面,抑或是燕肉扁食、红团,都浸润着地方历史、民俗、民情,装盛着莆田人的集体乡愁,而每一道食物背后的况味和味道都锁在每个人的味蕾里,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而念念不忘。

非遗大秀跨界雅成

“年边岁届家家忙,巧女飞针绣新装。郎伯东街沽美酒,娘妳灶间印红团。”在传统节庆和重要日子里,莆阳人家都要做红团,以绿豆或糯米加糖和之为馅,用“甜”来表达喜悦和幸福的感觉,用“红”向天地讨吉利。人们怀着敬意,把色泽艳丽的红团奉献给祖先,同时为自己的生活祈福。这道吉庆美食制作技艺,如今已有市级非遗传承人。

莆阳美食,大多自带故事体。如丝线般又细又长、韧性十足,配上颗粒饱满的花生米、咸香嫩滑的香菇、金黄的鸡蛋、酥脆鲜香的紫菜等,一碗妈祖面,吃的不仅是满足,更是平安。随着妈祖文化的不断传播,沿海人民便逐渐把象征“平安祥和”的这碗面称为“妈祖面”,而它也成为莆田人为亲友祝寿、饯行、欢庆佳节、招待客人时必不可少的美食。2009年,湄洲妈祖平安面被列入莆田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年来,随着“莆阳非遗民俗小吃市集”搬进“艺博会”,莆阳非遗夜市、莆阳市集等频繁出摊及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的老字号小吃门庭若市,立足本土特色,莆田美食以“非遗+展会”“非遗+演艺”“非遗+庙会文化”等“跨界”模式在莆田落地并持续发力。

除了美食盛宴,荣获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暨第十七届“文华大奖”的剧目《踏伞行》、莆田非遗传统乐器文枕琴也在“壶山兰水福鲍平安”莆阳文化雅集现场同台争艳。在2个多小时的活动中,在场嘉宾身临其境赏非遗莆仙戏、品世遗妈祖信俗、吃莆阳美食、听雅乐看海景,尽情释放怀古思绪,多层次感受莆仙文化魅力,成为莆田文旅“非遗+雅集”新模式一次有益有趣的探索。

非遗源于生活,又归于生活。跨界融合,不仅能给创作者带去全新的创新灵感,同时也为非遗的活态传承开辟了全新道路。翻开城市历史厚书,巍巍壶山,依依兰水有着清代顺治年间就始定的二十四景:木兰春涨、壶公致雨、绶溪钓艇、九华叠翠、三紫凌云、湄屿潮音;有着堪称民俗嘉年华的元宵月,九鲤灯舞、搭蔗塔橘塔、挑十担盘、游灯、打砂花……如何从自然风光、莆阳非遗、民俗文化中挖掘属于莆田自己的“印象莆仙”系列,正等着布局者去读深、读透。

文化赋能产业振兴

食其味,求其源,知其史,会其意。食物背后是地方人文,是历久弥新的饮食文化传承;食品作为产业,则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观过去,始于宋代的兴化桂圆干名闻天下,曾是宫廷里的贡品,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挑着桂圆担子走出莆田的商帮,是最早的莆商;清末民初涵江就有酿酒工场;莆田好盐,宋代以来就是贡盐。1915年,获评巴拿马世博会金奖。时至今日,莆田盐仍遵循传承740余年的“七步走水”“分段结晶”等古法制盐技艺,成为许多国家级活动、顶尖国际会议的专用盐品……

看当下,食品加工产业已成为莆田三大传统优势产业之一。酒类制造、食品烘焙、休闲食品、预制中式菜肴等种类繁多,原盐、啤酒等产量占比位居全省前列。全市形成了以酒类制造、农产品加工、水产品加工、肉制品加工、制盐、休闲食品及预制菜肴等为核心的食品产业体系,涵盖16个大类、40多个小类。拥有百威雪津、海源实业、汇丰食品、红太阳精品、亚明食品、方家铺子、复茂食品、东源水产、金溪茶叶等一批龙头企业。

围绕“至2026年,食品产业实现1000亿元产值”发展目标和“接一强二连三,培十强百争千”发展路径,莆田正致力于打造世界啤酒之城、中国预制菜肴之都、福建休闲食品重要加工基地。

“食品产业的发展与发达,一定与一座城市的饮食文化氛围分不开,更与整个城市的文化品格息息相关。”莆田市政协主席、市食品产业发展暨招商工作专项领导小组组长沈萌芽表示,从传统中汲取力量和养分,让文化成为撬动产业发展的支点,是举办此次莆阳文化雅集的目的所在。

文化与技术是传统食品振兴的双翅,文化力量对发挥经济效益有重要作用。

俯下身子抓产业,一心一意谋发展。2022年,莆田食品产业也在加码“文化佐料”烹制产业发展大餐。如推动“一县区一宴席”“莆仙文化宴”等项目,宣传和推介莆田美食特色;举办以“品福鲍好福报打造福鲍品牌”为主题的莆田南日鲍十大名菜推选活动;举办首届茶文化暨乡村振兴“兴农人”计划;举办莆田首届传统美食文化节,将美丽乡村中的绿水青山、田园风光、特色美食、乡土文化、农特好物推向全国,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同时,在产业链招商上,重点推动产业加工精细化、产品多样化、制造服务化,创新工业旅游、个性化定制等模式,打造福建乃至全国有特色、上水平、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食品产业基地。

毓山秀水孕育盎然生机,千年古邑涌动发展热潮。在不断提升业态质量、繁荣人间烟火中,以“莆阳雅集”为代表的城市文化软实力将以“润物无声”的温柔力量助推莆田烹出食品产业“千亿产值”大餐,添柴着色。(林爱玲 沈晓彬 凌明信)

18luck新利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订报热线:010-68289071   新闻线索E-mail:newscfsn@163.com  采编热线:010-5338523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转8066  通联热线:010-63703078
中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ICP备10219194号-3 %E5%A4%87%E6%A1%88%E5%9B%BE%E6%A0%87.png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877号
新利18官方备用网站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2 18luck体育下载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