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秋收时节,流经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多个乡镇的龙江河两岸,处处都是金黄的稻穗,演绎着杂交水稻制种的变迁。
今年,这片土地又孕育了新机——岑巩县杂交水稻制种“育繁推”一体化项目在这里落了地。
5月27日,广西兆和种业公司与贵州省岑巩县人民政府签署岑巩县杂交水稻制种“育繁推”一体化项目,项目获农业农村部对岑巩县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2.5亿元专项财政资金扶持。
7月17日,由广西兆和种业有限公司、贵州润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贵州楷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成立的集“育繁推”一体化的杂交水稻种业公司——贵州兆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成立,作为推动岑巩县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全链条发展、全过程规范管理的平台。
“今年,我们主推‘又香优’品种,生产出的优质米可与泰国米媲美。”在全省水稻品种展示评价暨“看禾选种”观摩活动现场,贵州兆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黄光焱向专家们介绍着公司的网红产品。
他说:“岑巩杂稻制种产业基础扎实,自然条件好,‘又香优’系列品种在岑巩县试制效果优于其他省份。今年制种了1万亩,每亩制种产量150多公斤,产值近4000元,加工后产值可翻倍。
“又香优”系列品种成功“扎根”岑巩县的背后,是一粒种子的进化之路。
作为贵州省唯一的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县,岑巩县杂交水稻制种始于1976年,至今已有45年历史。岑巩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发展,全力打造“一县一业”产业格局,形成县域发展的主导产业,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
近年来,岑巩县牢牢把握打好种业翻身仗、实施种业提升行动的历史机遇,把杂交水稻制种产业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
今年,岑巩县共发展杂交水稻制种面积3.23万亩,预计生产杂交水稻种子793.6万公斤,产值达1.2亿元。
“实施杂交水稻制种‘育繁推’一体化项目,将实现制种研发、生产、加工、仓储、销售全产业链发展,让种农获得更多产业增值收益。”黄光焱说,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3亿元以上,吸纳就业3000人以上。
新项目的落地,极大地提振了种植大户的信心。
贵州楷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陈龙就是其中之一,他目前正管理着8000亩制种水稻。谈及加入新成立的兆丰公司,他畅想:“未来的路会走得更加稳健,也希望公司的研发中心能够尽早研发出属于岑巩自己的杂交水稻种子品牌,实现产业提质增效。”
在龙江河沿岸坝区,岑巩县思旸镇磨寨村村民姚元金,跟杂交水稻制种打了快20年交道,切身感受到发展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很有前途。
姚元金如今有两个身份,一个身份是公司技术员,管理600多亩水稻,每个月保底工资800元,秋收后按每公斤0.45元拿提成;另一个身份是种植大户,流转了70亩土地进行水稻制种,种子、肥料、保险等都由公司统一提供,每亩能有1000元的纯收入。算下来,姚元金每年能有10万元左右的收入。
“现在,全县水稻制种规模越来越大,机械化程度也越来越高,我以后就想专门当技术员,增加管理面积。种植大户就让我爱人来当,收入会更加可观。”姚元金笑着说。
据悉,“十四五”时期,岑巩县将以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平台,用5年时间建成杂交水稻制种基地6万亩,着力打造10个千亩产业园,建成2万亩全国两系组合制种优势区和3万亩杂交水稻制种保护区,实现制种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刘蓝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