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张敏 记者李黎)江宁高新区教育资源集聚,拥有12所高校、9所中学、9所小学、42所幼儿园。江宁区市场监管局高新区分局以落实主体责任为抓手,牢牢守护师生校内校外食品安全。
据高新区分局分局长胡强介绍,辖区内大中小学及幼儿园共有食堂129个,其中学校自办食堂83个、外包食堂46个,所有食堂均明确了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外包食堂一律配备两名食品安全员,一名为承包方餐厅经理,一名为校方的膳食或后勤负责人。分局依托“江苏食品经营”小程序,督促学校食堂三类人员严格落实“日排查、周管控、月调度”食品安全风险动态管控机制,并加强对学校食堂三类人员及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不断强化责任意识、提升食品安全履职能力。
2024年3月,江宁区市场监管局高新区分局对江宁大学城开展春季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形成监督检查意见。王君副分局长将其发布在微信“江宁大学城高校食堂工作群”中,提醒各校三类人“查漏补缺、即知即改”。为解决食品安全监管人手不足问题,高新区分局面向高校食堂、中小学食堂、幼儿园食堂,分别建立了微信工作群,加强与学校食堂的沟通联络,提高工作效率。
自全省开展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专项行动至2024年6月份,高新区分局已对辖区内的129个学校食堂进行了三轮全覆盖检查,不断压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细化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措施,市、区市场监管局也分别聘请第三方开展隐患排查,共同守护校园师生的“盘中餐”。
江宁大学城在校师生超过20万人。与中小学、幼儿园相比,高校学生自主性强、餐饮消费多样化,做好高校校园食品安全工作的难度更大。
江宁高新区高度重视高校校园食品安全。高新区分局的一校一档资料显示,江宁大学城12所高校的包保干部均为江宁区副区长、江宁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王才权。6月27日,王才权副区长在南京传媒学校开展食品安全现场督导,江宁区食安办、高新区分局组织12所高校食堂的食品安全负责人参加活动,相互借鉴,相互促进。
高校师生来自全国各地,江宁大学城各高校普遍设立多个食堂及众多风味档口以满足师生需求,南京工程学院的食堂多达13个。据王君副分局长介绍,高校食堂食材均由学校集中统一采购,严格规范采购流程,实行进货查验、索证索票等制度,确保来源可追溯。中国药科大学和南京医科大学江宁校区发挥院校优势,设立快检室,对食材和成品进行抽检。“高校后勤负责人过几年就会调整,新的负责人熟悉食品安全工作需要时间,所以我们普遍建议校方借助第三方专业力量,从快检和风险隐患排查等方面协助工作。”王君说。
在高校,学生点外卖已成为生活常态。为了减少外卖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南京医科大学江宁校区和南京传媒学院两所高校和美团合作,引入智能外卖柜。智能外卖柜具有云平台监控和恒温消毒功能,能有效降低外卖食品淋雨、破损、长期放置等造成的污染风险,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南京义乌美食城紧邻江宁大学城,由此成为高校学生的第二食堂。义乌美食城内的餐饮摊主多达数百家,在市场监管人力不足的情况下,如何筑牢食品安全防线?“主要是压实市场主体责任。”高新区分局分局长胡强说,“我们要求市场主体管理好摊贩,义乌市场也积极配合,为每个餐饮摊位建立检查公示卡,把场所内外干净卫生和无变质过期食品列入日常检查内容。分局开展常态化食品安全监管和节假日专项检查,此外,高新区食安办也利用城管中队进行检查。”
据了解,近几年来,江宁高新区的食品安全形势平稳向上,未出现食品安全负面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