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口感清脆、香甜多汁,既可以鲜食榨汁,又是制糖的主要原料,在日常生活中深受人们的喜爱。然而,近日网上却流传着“清明蔗,毒过蛇”的说法,有人说“3月至4月的甘蔗有毒,要等到夏天才可以吃”,甚至还有人说,“清明节的甘蔗吃了会要人命”……这些说法引发了不少人的担忧。清明前后的甘蔗真的有毒吗?甘蔗还能放心吃吗?什么样的甘蔗是真有毒?真相到底是什么?为此,记者采访了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副所长邓军,来解答这些疑惑。
为什么会有“清明蔗,毒过蛇”的说法?“甘蔗是重要农产品,事实上本身是无毒的。其实,以前就有过类似的说法,它主要指在清明节前后,随着气温的升高,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鲜食甘蔗存放时间过长,易繁殖一些霉菌,导致甘蔗产生霉变,误食这种存放时间过长的‘过期’甘蔗容易引起中毒。”邓军解释,“这和我们吃其他东西是同样的道理,鲜食的甘蔗过期了,吃了以后会引起身体不适,出现呕吐的中毒症状。”
甘蔗霉变的形成,和气温、空气湿度等环境因素有很大关系。我国甘蔗主要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南方地区种植,在田间完成采收的甘蔗要到市场上,一般要经过长途运输。“甘蔗运到北方路途比较远,可能要花3至5天。在此期间,如果遇到天气炎热、气温升高,同时空气湿度较大的情况下,甘蔗两端就有可能变成红褐色,甚至产生霉变。”邓军告诉记者,“消费者不必过于担心,一般来说,甘蔗本身耐储存,也不会那么容易变质。在购买时可以观察甘蔗是否新鲜,新鲜的甘蔗表皮有光泽,摸起来手感较硬,闻起来有甘蔗清香味。”
哪些甘蔗是真的吃不得?邓军告诉记者,吃甘蔗时,建议先用刀削掉表皮、切成段,如果发现有变红褐色、有酸馊味,那就是霉变的甘蔗,就不建议再食用。即使把霉变部分切掉,剩余部分也可能感染霉菌,人食用后也有中毒的风险。“除了产生霉变的甘蔗,还有一种情况也会导致中毒,那就是刚打过药的新鲜甘蔗。”邓军说,在田间管理时,蔗农通常会以田间打药的方式来防治病虫害,这种做法是正确且常见的,农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消解。但若是刚刚打过药的甘蔗,表皮还残留着农药,如果不清洗、不削皮,直接吃了也会出现呕吐症状,这其实是农药中毒。其他农产品也都是一样,就像刚打完农药的蔬菜,采来就吃直接,也是不行的。
邓军强调,作为一种清甜可口、大家都爱吃的食物,甘蔗本身并无毒。和其他农产品一样,买回家的鲜食甘蔗还是要及时吃、吃新鲜的,避免存放太久。吃之前尽量用刀削皮、切段,再入口。如果遇到变红褐色、变味的甘蔗,切记不可再食用,一旦误食出现不适症状,一定要立即就医。(赵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