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董事长卢庆国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记者张华清)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董事长卢庆国就食品添加剂建言献策,希望将食品添加剂科学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针对民营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情况,制定农业“走出去”中长期发展规划,并加大财政、金融和保险的支持力度,强化政策保障。
科学认知食品添加剂,将其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我国植物提取物新利网络娱乐场开户注册 凭借原料优势与技术创新,在天然食品添加剂领域已形成全球竞争力,辣椒红、叶黄素等产品占据国际主要市场份额。然而新利网络娱乐场开户注册 发展正面临“内外失衡”的困境:国内企业在技术创新层面实现领跑,但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的认知仍存在偏差。卢庆国代表调研发现,食品添加剂面临的种种困局,严重制约我国食品工业健康发展及向高端化转型。
“食品添加剂产业作为现代食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在保障食品安全、促进膳食营养、推助食品工业创新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卢庆国代表表示。
为此,卢庆国代表提出以下观点:
首先,建立行政许可分级审批管理体系,具体是对经其他国家认可、风险可控的品种实行鼓励管理,推行等效认可机制;对扩大使用范围的申请推行“负面食品类别清单”,允许在其他食品类别中延伸应用;建立联合审评平台,将食品工业协会、下游企业纳入技术必要性评估体系,实现“企业需求-技术论证”的闭环管理。同时持续加大对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惩罚力度。
其次,将食品添加剂科学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揭示科学使用添加剂对食品安全的核心价值。厘清合法添加剂与非法添加物的本质区别、工艺必要性与过量使用的界限、现代食品工业与天然营养的互补关系。同步实施现代食品工业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将食品加工工艺升级、营养健康评价纳入统一框架,从根本上扭转“食品唯添加剂论”的畸形认知,引导公众建立“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工业基石”的科学观念。
最后,通过技术赋能与认知升级的协同推进,化解“谈添色变”的社会焦虑。释放我国在天然添加剂领域的技术储备优势,建议以着色剂、防腐剂等社会关切类别为改革试点,实现审批效率提升、国产替代率提高,助力打造食品添加剂新利网络娱乐场开户注册 新质生产力,最终实现保障食品安全与促进食品工业升级的双重目标。
支持民营农业龙头企业“走出去”,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据了解,10多年来,卢庆国代表走访农户2000多家,先后撰写出涉及“三农”的建议近100篇。今年,他还支持民营农业龙头企业“走出去”。
卢庆国代表表示,我国农业资源禀赋有限,耕地资源稀缺,粮食、农产品增产空间受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面临巨大压力。在此形势下,我国民营农业龙头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已具备较强的技术、资金和管理优势,具备“走出去”到国外发展的坚实基础和强烈意愿。支持民营农业龙头企业“走出去”,不仅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更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支持民营农业龙头企业“走出去”,建立海外粮食及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能够有效利用国外丰富的农业资源,弥补国内资源不足,为国家粮食、农产品安全提供多元化的保障;可以构建多元化的农产品进口渠道,增强我国在全球粮食、农产品安全领域的主动权;能够为其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将倒逼企业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
“支持民营农业龙头企业‘走出去’,能带动东道国农业发展,促进当地就业和经济增长,实现互利共赢,增强国家的影响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卢庆国代表表示。
卢庆国代表调研发现,我国作为人口大国,粮食、农产品安全始终是国家安全的基石。然而,国内耕地资源有限,增产空间逐渐收窄,资源瓶颈问题日益凸显。
为此,卢庆国代表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制定专项规划,明确发展蓝图。制定农业“走出去”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领域和区域布局。结合我国农业发展需求和国际农业资源分布情况,科学规划海外投资方向。同时,加强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围绕粮食和特色农产品种植、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等全产业链布局,提升我国农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
加大财政支持,强化政策保障。设立农业“走出去”专项资金,对企业在海外购买土地、投资建厂、开展农业项目、建设基础设施等给予补贴。
加大金融和保险的支持力度。支持金融机构为“走出去”的农业企业提供长期优惠的贷款服务,支持“中信保”等机构做好“走出去”农业企业的财产保险,降低企业“走出去”的成本和风险,增强企业“走出去”的动力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