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琪金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其鑫:推动地方猪保种育种产业发展 助推国家种业振兴

2025-03-10 15:33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编辑:杨玉国

1741592019762631.png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记者牛安春 刘延正)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重庆琪金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其鑫针对地方猪保种育种产业发展提出三方面观点,并从商业化育种、国际竞争力、高质量发展等多个维度提出具体方法,旨在助推国家种业振兴。

打造华系种猪种业高地,实现国家种源安全。目前,我国是世界上猪遗传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占世界猪种质资源三分之一。而地方猪种因具有抗逆性、耐粗饲、繁殖力强、性成熟早、肉质优良等特性,为我国养猪业发展提供了优势基础条件。然而,随着长白、约克、杜洛克等“洋猪”大量引入,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洋三元”充斥市场,地方猪市场占有率急剧下降、仅占10%左右。地方猪保种育种和产业发展面临困境,影响国家种源安全大局。

林其鑫希望,从国家层面支持重庆建设国家区域种业高地,加快构建完善地方猪科研教学资源和商业化育种体系,为我国地方猪育种创新和产业振兴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一是在川渝地区建立中国地方猪活体备份保护中心,出台种源异地备份保护和原产地保护相结合的指导性文件,有效破解1/3中国地方猪种源濒临灭绝的急迫现状;二是在成渝试点开展地方猪商业化推广的联农带农新机制;三是深挖利用地方猪种质特性基因,支持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地方猪分子生物学遗传资源研究、评估分析与优良基因挖掘,实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异基因资源创新利用。

为什么是重庆?2024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重庆视察,赋予“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两大定位。全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将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3个5000亿级支柱产业集群进行打造,而重庆荣昌猪是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的重要资源。

荣昌猪又称熊猫猪,是世界上辨识度最高的猪种,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抗病力强等特点。荣昌猪肉鲜味、肉味远好于其他猪种,深受消费者喜欢。重庆荣昌猪养殖系统被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川渝两地有大量养殖户,其中核心区养殖场(户)2万户、户均增收8000多元,构建了保、育、扩、繁、养、加、销全产业链体系。林其鑫认为,重庆依托荣昌猪种业优势资源,有基础有条件推动建设华系地方猪种业高地。

推动华系地方猪商业化育种,助推乡村产业振兴。猪粮安天下。推动华系地方猪商业化育种和市场开发,对于牢牢掌握良种猪种质资源,端稳老百姓的肉盘子意义重大。但是当前,我国华系地方猪种仅有89个,且单品种存栏规模大多为100~300头左右,普遍存在选育遗传进展受限、部分品种性能退化、开发利用处于初级阶段等问题,再加上受猪周期波动性影响,企业预期产业收益存在不确定因素,进一步限制了开发投入和产业开发。

林其鑫认为,应持续加大对华系地方猪商业化利用和开发的支持,重点培育地方猪全产业链龙头企业。一是加大华系地方猪产业发展的综合政策支持,重点支持种猪生产性能测定、分子育种技术应用、原创育种技术推广、育种场软硬件设施升级改造等方面;二是鼓励华系地方猪龙头企业扩大“联合养殖”影响力,以成渝地区为试点,开展绿色化、田园化、商业化养殖的中国地方猪乡村振兴工程,有助于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农民实现增收致富。

林其鑫进一步表示:“这需要从落实国家战略的高度,统筹考虑地方猪商业化育种效益和猪肉消费方式等因素,提升华系地方猪品种性能和经济效益,让‘农户主动养、市民愿意买’,缩小与外种猪差距,提升市场占有率,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以AI人工智能技术助推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畜牧业作为我国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对于保障百姓“菜篮子”中的肉蛋奶供应至关重要,关系着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与国家经济社会整体发展。

当前,我国畜牧业正处于从传统管理型向现代化、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时期,亟需运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生产过程更高水平的精准监测和管理。尤其是在核心算法、芯片算力、数据标准化等核心技术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差距。

林其鑫认为差距主要体现在四方面:一是技术应用碎片化,智能设备多聚焦单一环节(如精准饲喂),缺乏全链条整合,智能化效率提升有限;二是核心技术与产业链存在短板,AI芯片算力依赖进口、国产化率不足30%,饲料配方算法、基因编辑工具链等技术受制于国外数据库;三是数据治理与共享不足,数据采集标准缺失,跨省数据互通率低于20%,企业间数据壁垒严重,制约AI模型优化;四是政策与资金支持不足,专项支持政策尚未覆盖全产业链,中小养殖企业贴息贷款覆盖率不足 15%。

为此林其鑫表示,农业农村部、工信部、科技部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大AI等前沿科技赋能畜牧产业转型升级,驱动畜牧业智慧化创新发展。一是推动技术研发与国产化替代,例如农业农村部可设立“AI+畜牧”科技专项,重点突破智能育种算法、低碳饲喂模型、疫病预测系统等关键技术;二是扩大全产业链场景示范与推广,例如农业农村部可以启动国家级智慧牧场示范园区项目实施计划,在生猪等畜牧主产区布局10~15个标杆项目,形成可复制的标准模式;三是加快数据与基础设施建设,依托国家级算力枢纽,为中小养殖企业提供低成本 AI 模型训练服务;四是加大人才与金融支持;五是加强政策协同与监管保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