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调查 | 安徽合肥“俄罗斯商品店”遍地开花 部分商品为国产“俄罗斯风味”

2025-01-09 10:30来源:安徽商报 编辑:杨玉国

近期,家住安徽合肥的市民发现,在多个商场和商业街的显眼位置,出现了大大小小的“俄罗斯商品店”。记者近日走访发现,俄罗斯商品店销售的并非都是俄罗斯商品,也有部分商品为国产。消费者进店购买时,要注意分清俄罗斯商品与俄罗斯风味商品的区别。

百米内开了两家俄罗斯商品店

记者在团购平台、地图平台等网络平台搜索发现,目前出现在合肥的大小“俄罗斯商品店”已经有了10多家,各家店的店名不同,有的叫“俄罗斯商品店”“俄罗斯生活馆”,有的叫“俄罗斯大超市”“中俄商品城”“中俄互贸商店”等。

记者在合肥多个商业综合体的广场上以及淮河路步行街等地均看到了“俄罗斯商品店”,有的是固定的店铺,有的是广场上临时建成的“品鉴会”式店面。

这些店铺多以蓝底白字招牌和浓厚的俄罗斯风情来吸引顾客。走进这些商品店,店内播放着悠扬的俄语歌曲,货架上摆满了各种俄罗斯特色商品,显眼位置摆放着长面包、套娃以及写有俄语的商品,如巧克力、奶制品、肉制品、蜂蜜和酒水等,一些店铺在显眼位置标注着“俄罗斯食品”“原装进口”等字样。

记者在淮河路步行街上看到,短短100米之内就开了两家“俄罗斯商品店”,货架上的食品、生活用品等琳琅满目,给喜欢购买俄罗斯商品的市民带来了购物便利,在店内挑选商品的市民络绎不绝。

“最近街头出现了很多这种店,感觉很有特色,对我们喜欢逛街购物的人来说,增加了一种购物选择,在店内可以挑选到各种喜爱的俄罗斯商品,挺好的。”正在店内购物的张女士说。

部分商品为

国产“俄罗斯风味”

记者随机走进省城多家“俄罗斯商品店”,发现店内的确销售着从俄罗斯进口的各式食品和生活用品,但仔细观察发现,也有不少商品虽然都贴着俄语和中文标签,产地却是在中国。

在某店货架上显眼位置摆放着众多猪肉肠食品,食品名称为俄式肠,其产地则是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一款梨膏溶豆上面写着“俄罗斯风味”,实则产地为山东省德州市;一款果仁列巴面包,上面写着“俄罗斯风味”,实则产地为黑龙江。

记者看到,商品店内有不少俄罗斯风味的食品产地都在中国。

“这一款饼干商标和配方是俄罗斯企业的,生产地址是在广东。”一店员称,店内有80%的商品由俄罗斯进口,还有些是中俄合作的商品。

另外,还有一些商品标签上地址为“俄罗斯”,但细看才发现,该地址是“委托商所在地址”。

记者在几家店内发现,除了产地俄罗斯和中国的商品外,还有些商品产地为白俄罗斯、土耳其、乌克兰等。

律师提醒要看清标签上的原产地

除此之外,记者走访发现,有的店在货架上进行了产地标注,让顾客在挑选时能清楚知道该货架上的商品产自哪里。在某店摆放面包产品的货架上,店家用打印的标签,贴在货架下方,上面写着“产自中国”,让顾客很方便地知道这些产品为国产。但有的商品店各个货架上并没有明确标注产地,消费者只能依靠商品包装外的中文标签来判断产地。

在走访调查中,记者还发现,某商品店虽然在货架上用标签标注商品产地为俄罗斯,但是商品标签上的产地却是天津,存在货架标注与商品标签标注的产地不一致情况。当记者向店员咨询时,店员回答称,该商品的产地是在国内。

那么消费者该如何正确区分俄罗斯进口和非进口产品呢?记者咨询了法律人士。

安徽昊华律师事务所律师杨豪称,俄罗斯进口商品的原始包装肯定是外文包装,外文包装上必须贴中文标签,消费者要看清标签上的原产地,原产地为俄罗斯的才是俄罗斯进口商品。“消费者要分清俄罗斯风味、俄罗斯工艺的概念,还有的只是原材料来自俄罗斯,实际上并不是俄罗斯进口产品。一定要看到‘原产地:俄罗斯’的标注。”

杨豪称,对于商家来说,如果这些俄罗斯商品店仅是在店铺装潢或售卖的商品包装上使用了俄罗斯风格的元素或标注“俄罗斯风味”等用语无可厚非,但如果在宣传用语、陈列区标识、商品标签上标明的商品产地和实际不符,比如将国产商品宣传为进口商品,误导了消费者,则涉嫌虚假宣传,除了要赔偿消费者之外,还可能面临因虚假宣传遭受行政处罚的风险。(杨乐乐 张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