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里的这句话,讲到了我的心坎上。”全国人大代表,毕节市纳雍县厍东关乡副乡长、陶营村党总支书记肖军指着“促进乡村特色产业延链增效、联农带农,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这样说。
从“卖果子”到“卖风景”,这些年来,肖军一直致力于推动陶营村樱桃产业“接二连三”,推动樱桃产业不断延链增效,拓宽群众的增收渠道。
“十多年间,全村一共种下了4800多亩玛瑙红樱桃。正常情况下,每年卖果子的产值可达2800余万元。”肖军说,目前村里致力于推动果园提质,依托省樱桃专班的科研人员探索培育新品种,以克服玛瑙红樱桃储藏期短、影响线上销售的问题。
“这几天,陶营村的樱桃花开了,非常漂亮。”肖军打开手机,翻出照片给记者看。纳雍县总溪河两岸,万亩樱桃花白如雪,漫山遍野,游客漫步樱桃林里,赏花踏青,拍照留念。
近年来,陶营村依托“三月花”“四月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建起了游客接待中心、度假村、帐篷民宿、音乐餐吧等集游乐、观赏、住宿于一体的特色乡村旅游设施,村民吃上了旅游饭。去年避暑季,村里10多家民宿600多张床位持续爆满,一房难求,全村旅游收入超过1000万元。
肖军也清醒地看到陶营村乡村旅游的短板,那就是“旺季很旺,淡季很淡”。如何补齐这个短板?“我们还有总溪河漂流这个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未开发,现在我们正在大力争取总溪河漂流项目的立项建设,如果这个项目建成了,陶营村旅游就能持续8个月。”
“‘一’连上了‘三’,但是还得接‘二’啊。”肖军说,得益于统一战线“地域+领域”组团式帮扶的契机,陶营村得到民革辽宁省委会的大力支持,引进企业研发樱桃饮料、樱桃酒、樱桃果脯等樱桃系列产品。目前已经进入中试阶段,成功后可立即建厂投产,那样樱桃的产值就会大幅提升。(谢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