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在凌云县加尤镇央里村粤桂协作生态蔬菜产业示范基地,水肥一体化喷灌系统精准为蔬菜提供养分,冷链物流中心的工人们有条不紊地进行分拣、包装工作。“大棚创造了可控生长环境,实现蔬菜四季供应。”该基地负责人吴先才一边查看蔬菜长势一边说。
央里村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统筹资金在海拔800米的高山打造生态蔬菜产业示范基地,配套建设冷链物流中心,构建集育苗、种植、储藏、保鲜、冷链运输等于一体的蔬菜全产业链,实现年总产值超500万元,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我们严格按照‘圳品’的标准种植,坚持施用有机肥、浇灌山泉水,常态化开展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实现产品全覆盖溯源管理,保障蔬菜的安全和质量。”吴先才介绍,新鲜的蔬菜通过冷链从地头直接运送到消费者餐桌上,获得市场认可,产品不愁销路。
扩大“菜篮子”供给,建好菜园子是关键。近年来,凌云发挥生态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进龙头企业建设示范基地,推进蔬菜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通过“产业园—物流冷链—批发市场—商超”的运作模式,与粤港澳大湾区相关企业建立线上产销合作,推动当地80%以上的蔬菜直销粤港澳大湾区。
家门口有了蔬菜基地,农户通过土地流转“收租金”、基地务工“挣薪金”。“现在种菜不再‘看天吃饭’,我们一年四季都在大棚里忙活,通过流转土地和在基地务工,每年收入可观。”央里村村民陈朝闹说,和他一样在基地务工的乡亲有100多人。(席礼远 席惠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