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球首艘三文鱼养殖工船“苏海一号”完成海试,预计将于本月底正式交船,标志着中国开始迈向三文鱼深远海养殖新时代。
“苏海一号”养殖工船由中国水产科学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设计,2023年初由广州黄埔文冲船厂开工建造,总造价近6亿元。船长249.8米、型宽45米、型深21.6米,养殖水体8.3万立方米,排水量13万吨,其主要依托黄海冷水团养殖三文鱼,待稳态运营后,年养殖量可达8000多吨。
这艘养殖工船是一型集养殖、捕捞和加工大黄鱼、石斑鱼等高价值鱼种的海上智能养殖设施,15个养殖舱24小时不间断地换水,保证了水质是新鲜的外海水。
据船东方项目经理宋方敏介绍,过去渔业养殖不可控因素多,一场台风就能让渔民一年白干、“颗粒无收”,在船上养鱼就可以根据经济鱼种的环境需求,寻找合适的水域进行养殖;可自主锚泊,根据季节水文变化转场生产,规避台风、赤潮等恶劣环境影响,海水养殖的抗风险能力大幅提升。
此外,该船兼具网捕和泵吸等成鱼起捕方式,可实现鱼苗计量入舱、成鱼转舱、按重分级、活鱼转运等作业需求。船上配置的大型智能加工车间可实现渔货的冰鲜、冷藏两种加工自动化流水线作业。“养殖—捕捞—加工”所有流程都在船上完成,保证每条鱼上桌都新鲜美味。
据介绍,“苏海一号”养殖工船将于今年秋冬季节在连云港海域正式生产作业。随着相关配套体系的逐步建成,“苏海一号”将大大降低国内海鲜消费市场未来对冰鲜三文鱼的进口依赖。(任燚 黄埔文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