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钦州市2025年春季农业生产现场暨一产经济运行工作推进会在钦南区康熙岭镇召开,农民们在绵绵春雨中驾驶农机抢抓生产。
旋耕机翻起沃土浪花,无人机在空中精准投下稻种,插秧机则将嫩绿秧苗编织成行。“科技种田就是新农人的金扁担!”受当地农户委托,黄屋屯镇大显村农民农耀明带着载重15公斤的无人机来到田边,他轻点遥控器,无人机上载着的种子就如雨点般落在田中。
“无法连成一片的小块田地,我们会使用无人机播种提高效率。”农耀明一边操作一边介绍,家里有100多亩田地,以往用传统方式打农药,需要请人工作5天,如今使用无人机仅需3小时即可完成。
“我们及早摸清种子、肥料、农药、农膜等农资供需和品种结构情况,抓好储备、调运和市场供应。”钦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韦戴卓说,通过实施绿色高产高效、水稻增密增穗、水稻玉米高产攻关等粮食增产技术,大力推广应用先进农机具,加大培育区域农机服务中心,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为夺取全年粮食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据了解,今年钦州市粮食计划种植面积286.72万亩,粮食总产量96.17万吨,早稻种植面积89.74万亩。截至2月27日,该市投入春耕农机具7998台套;派遣农技人员1484人次,全市早稻已浸种135.61万公斤,占预计用种总量84.53%。(冯源 张俊 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