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一度的“食春季”,各种时令春菜纷纷上市。作为春菜界的“明星”,香椿早已抢“鲜”登场,但今年它迎来了一个强有力的“挑战者”——首次登录商超平台的云南产板蓝根青菜,为消费者的餐桌增添了新选择。
热度持续攀升
一经上市便收获大量回头客
最近,社交平台上关于板蓝根青菜的讨论热度持续攀升。有网友持怀疑态度:“这不就是油菜薹吗?”“油菜有点苦涩,板蓝根青菜的味道完全与油菜不同吗?”也有尝过鲜的网友赞不绝口:“在饭店吃过一次,味道很惊艳。”“完全没有苦味,它口感脆甜。”“看起来很粗的茎秆吃起来也很嫩。”……更有网友表示:“查了一下,油菜和板蓝根居然可以杂交。”
对于形似油菜的板蓝根青菜,网友们并不陌生。毕竟,过去许多家庭都种植过用于榨油的油菜。而对于“80”“90后”来说,板蓝根更多是记忆中苦味浓郁的药用冲剂,其作为蔬菜的一面常常被忽视。
就连盒马全国春菜采购负责人金汉涛也表示,两年前盒马曾尝试售卖板蓝根叶,虽然吸引了不少顾客尝鲜,但由于口感粗糙、味道偏苦,难以赢得消费者的喜爱。然而,板蓝根青菜大不相同。上架一个月以来,日均销量已实现翻倍,还收获了不少回头客。
缘何受青睐
营养丰富口感脆甜烹饪简单
板蓝根青菜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原来,板蓝根青菜是华中农业大学国家油菜工程技术中心研发的新型蔬菜,编号为“菘油1号”。参与研发的华中农业大学教授葛贤宏介绍:“最初,我们将油菜和板蓝根(即菘蓝)进行组合,主要是为了攻克油菜的一种重要病害——油菜菌核病。但由于二者亲缘关系较远,实验并未达到预期效果。”
葛贤宏进一步解释道,植物具有一种独特的能力:每个细胞都有可能发育成一棵完整的植株。基于这一特性,研究团队将两者的体细胞进行杂交,再用长成的植株进行二次杂交。在研究过程中,他们发现,将板蓝根中的抗病毒成分导入油菜后,获得的蔬菜不仅口感脆甜,还具有显著的抗病毒、抗炎和免疫调节功能。经过17年的不断研究和迭代,最终培育出了这款具有广谱抗病毒功效的杂交新品种——“菘油1号”。
板蓝根青菜结合了板蓝根的广谱抗菌特性与杂交油菜的优势,与普通油菜相比,营养成分更加全面。它的口感摆脱了板蓝根的苦涩,呈现出类似菜薹的脆甜风味,并且对烹饪方式要求不高,无论是清炒还是涮煮,都不易煮老,适合家庭日常烹饪。
在云南安家
种植面积有望扩至1万亩
2021年,板蓝根青菜获得国家专利后,正式走出实验室,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寻找适合的种植环境。这一过程历时3年多。“通过不断试种,我们发现云南和甘肃的气候条件较为适宜。云南的优势在于冷凉的气候、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病虫害少,种出的蔬菜口感甜脆,且全年可种植,能够实现多季采收。”葛贤宏提到,推广种植还有一个关键环节:消费者接受度。油菜原本是榨油作物,消费者能否接受它成为家常蔬菜?在这一过程中,盒马的介入起到了重要作用。
“盒马一直致力于商品创新。”金汉涛和团队每年都会深入各个产区寻源,寻找差异化产品。202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云南遇到了华中农业大学试种的板蓝根青菜,当即在农户家清炒品尝。一入口,团队成员纷纷惊叹:这盘外观酷似油菜薹的蔬菜,口感竟如此惊艳,甜脆无涩。金汉涛敏锐地嗅到了商机,迅速将产品带回测试。2024年春天,板蓝根青菜在北京、上海的盒马门店上架。然而,由于初期产量和口感尚不稳定,销量并不理想。
一年来,通过不断优化种植方式,板蓝根青菜的产量逐渐稳定。同时,根据消费者的反馈,源头基地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种植和采收标准。经过一年的改良与沉淀,去年11月,板蓝根青菜种苗在陆良试种成功,并于今年春节后开始大面积种植。基地还采用了与小葱、菜心轮作的模式,进一步提升土地利用率。今年,板蓝根青菜首次通过盒马大规模上市,迅速成为春菜类目中的第二大单品。盒马数据显示,目前,其日均销量比上市初期增长了300%,成功超越香椿,成为新晋“顶流”。
如今,备受消费者青睐的板蓝根青菜种植基地已扩展至西双版纳、大理、曲靖、红河等多个州市,总种植面积超过4000亩,亩产值达7000元。随着销量持续攀升,云南各地的种植面积有望进一步扩大至1万亩,为全国消费者带来更多新鲜体验。
严控冷链运输
72小时内到达终端市场
3月10日,记者来到曲靖市陆良县的盒马板蓝根青菜种植基地。春风拂过,一垄垄板蓝根青菜整齐排列,长势喜人。清晨7时,农户们已经在田间忙碌起来。他们需要在阳光直射前完成采收,以保证新鲜度。
就近工作的徐阿姨告诉记者,今年附近的菜地几乎种上了板蓝根青菜。相比以往种植的菜心和小葱,板蓝根青菜为农户带来了更高的收益。说话间,徐阿姨熟练地掐满了一筐菜薹。她没有直接将其放入筐中,而是用小刀将菜薹底部的叶片切去,确保每一根菜薹都有一条“长腿”,且长度基本一致。“这是采收的标准要求,过长容易变老,我们在采收前经过专门培训。”徐阿姨一边解释,一边将切好的菜薹整齐码入筐中,并在切口处盖上吸饱水的棉布。这道工序至关重要,因为叶菜采摘后仍会继续生长,温度升高可能导致品质下降。而切面接触湿润物后能迅速降温保鲜,为后续的冷链运输作好准备。
“从地里采摘的那一刻起,板蓝根青菜就开始与时间赛跑。”基地负责人卜丰原介绍,叶菜容易脱水,对保鲜要求极高,基地专门从沿海订购了一台真空预冷保鲜机。与传统的冷库降温方式相比,这台设备能在短时间内将菜心温度迅速降至零摄氏度,将预冷时间缩短9小时。经过约3小时的预冷处理后,青菜会被装入专属冷链车,全程保持在0至4摄氏度的恒温环境中,运往全国各地的盒马大仓。通常情况下,72小时内即可送达终端消费者手中。
卜丰原还提到,从菜薹的长度到叶片的颜色,盒马对板蓝根青菜的品控有着严格的要求。这种高标准倒逼基地不断提升种植技术。(孙江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