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阿拉达尔吐苏木的村民家院内可以看见一座座装满玉米、用钢丝网围成的圆形苞米栈子、码成趟子的玉米堆拔地而起,成为农民的储粮“神器”、丰收不减产的法宝。
近年来,扎赉特旗积极转变“地趴粮”的储粮方式,抢抓秋收有利时间,引导农户科学有序储粮,让“地趴粮”变成“立囤粮”,确保粮食减损增收。
“以前我们把粮食收割完拉到家,就堆放在地上,玉米潮湿闷热极易遭损,现在好了,政府给我们发放了装粮的栈子,让我们免费使用,粮食在栈子里风干就不会遭损了,质量提升,价格也上涨,我们能受益不少。”阿拉达尔吐苏木巴雅嘎查群众赵哈斯说道。
苞米栈子是扎赉特旗正在推广普及的一种储粮设施。该旗共有耕地575万亩,其中430万亩是玉米,自示范推广科学储粮工作以来,探索建立“立体储粮、集中储粮、粮食代存、籽粒直收”等节粮减损模式,通过加大资金投入等方式,积极动员和鼓励农民全员参与,着力解决“地趴粮”问题,切实帮助农户减少储粮环节损失。
“粮库就是咱粮食的‘银行’。我收完粮直接拉到粮库保存起来,苞米不怕坏、不愁卖,价格还有保障,省心又安心。”巴彦乌兰苏木巴彦乌兰嘎查农民白帮助说,粮食储存和售卖对于种粮户而言,一直是个难题,如今,他再没为粮食储存和销售犯愁过。
在音德尔镇保收农业专业合作社,一排排风干仓让人眼前一亮。该设备是该合作社于2022年引进的,具有节约能源、占地面积小且风干的粮食品质好、破损率低的优点。合作社现有立体式风干仓120套,可晾晒玉米籽粒84万斤,全年可晾晒48万吨左右,全部无偿提供给社会化服务农户使用。“以前粮食存放得不科学,时间一长容易霉变、生虫。自从有了立体式风干仓设备,损失小了,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巨宝村村民说道。
针对这些问题,近年来,扎赉特旗深入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通过承办全区科学储粮节粮减损工作现场会、发挥合作社示范带动作用、入户讲解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推广科学储粮方式,为农民传授科学合理的储粮技术,引导农民安全储粮,使“减损即增产”的理念深入人心。
“扎赉特旗将大力推动立体储粮、代收代储、集中储粮、籽粒直收等模式,让‘地趴粮’变成‘立囤粮’,最大程度地减少粮食损耗,帮助农民解决储存不易、卖粮难等烦恼,实现减损增收。”扎赉特旗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黄立军说道。(李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