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朱晰雨)2025年2月24日,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近期宣布启动为期三年的“培育壮大农副食品加工业行动”,旨在解决原粮活畜外流、深加工能力薄弱等问题,推动农牧业向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转型,并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内蒙古是我国名副其实的“粮仓”“奶罐”“肉库”,每年有一半以上粮食调往区外供应全国;全国人民每喝6杯牛奶就有1杯来自内蒙古;全国1/5的羊肉、1/10的牛肉来自内蒙古。
政策引领,为农副食品加工注入新活力
重点发展10大品类:乳制品、牛羊肉制品、玉米/马铃薯/大豆制品、米面油糖杂粮、葵花籽休闲食品、调味品、特色保健食品、酒类。区域布局优化:主产区布局加工产能,提高农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能力(如县域加工基地);企业依托国家农业产业融合项目下沉县域。激励政策:支持创建食品加工领域绿色园区,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给予10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新认定的自治区级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给予50万元一次性奖励。
内蒙古恒都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养殖场地 图片来源:内蒙古恒都食品开发有限公司
恒都全产业链布局,实现协同增效
恒都农业集团旗下的内蒙古恒都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坐落于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玉龙工业园区南区,是一家集饲草料种植、规模养殖、屠宰分割、牛羊肉深加工、市场营销、冷链物流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目前内蒙古基地已建成占地总面积约2700亩,优质安格斯基础母牛繁育基地、5万头肉牛育肥基地、10万头肉牛、羊屠宰加工园区以及5万头牛羊肉精深加工园区已全部投产。依托内蒙古地区资源禀赋优势,以“绿色生态”理念建立从牧场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全球化视野的循环经济运营体系,恒都农业集团从德国、美国引进先进的屠宰、分割及深加工设备,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专注于牛羊肉产品的精深加工和新产品研发。通过采用低温排酸、气调包装等现代保鲜技术,有效延长了产品的保质期,实现了从牧场到餐桌全产业链中保留了牛羊肉品的原汁原味,满足了消费者对高品质食品的需求。
内蒙古恒都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办公基地 图片来源:内蒙古恒都食品开发有限公司
带动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内蒙古恒都肉牛全产业链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与当地农户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有效带动了周边地区的饲草料种植、牛羊养殖等产业的发展,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路径,可联结相关农牧企业和新型农村经营主体1000家,带动3万农户从事肉牛及相关产业,提供直接就业岗位2000个,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和巩固贡献了坚实力量。
内蒙古恒都食品开发有限公司 产品包装一角 图片来源:内蒙古恒都食品开发有限公司